中国区域陆面土壤湿度数据同化研究
【摘要】:土壤湿度在陆气相互作用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气候、水文、农业、林业等研究中重要的地球物理参数之一。土壤湿度影响地面蒸散,径流、地表反射率、地表发射率以及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从而对气候有重要影响,它对大气的影响在全球尺度上仅次于海面温度,在陆地尺度其影响超过海面温度。本文介绍了基于EnKF及陆面过程模型的中国区域陆面土壤湿度同化系统(CLSMDAS-China Land Soil Moisture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以及该系统应用于中国区域陆面土壤湿度同化试验的结果。CLSMDAS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陆面模式采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的陆面过程模型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3.0(简写为CLM3.0);2)大气驱动场数据中的降水采用降水和地面入射太阳辐射数据来自FY2静止气象卫星每小时产品;3)陆面数据同化方法采用EnKF同化方法;4)观测数据包括AMSR-E卫星卫星反演土壤湿度产品以及地面土壤湿度观测资料。利用CLSMDAS对2006年6-9月的土壤湿度同化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陆面模式模拟和同化结果都能比较合理地反映出土壤湿度时空分布,同化的土壤湿度分布与2006年8月重庆、四川发生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夏伏旱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与发生在9月的湖北东部、广西南部等地的干旱区也有非常好的对应关系。
|
|
|
|
1 |
马明国,角媛梅,程国栋;利用NOAA-CHAIN监测近10a来中国西北土地覆盖的变化[J];冰川冻土;2002年01期 |
2 |
洪刚,李万彪,朱元竞,赵柏林;卫星遥感估算淮河流域区域能量通量的方法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5期 |
3 |
陈崇成,黄绚,孙飒梅,林桂兰;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城市环境时空调控范式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0年05期 |
4 |
李德仁;论全球定位系统(G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DP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专家系统(ES)的结合──纪念夏坚白教授诞辰90周年瞻望测绘科学的发展前景[J];测绘通报;1994年01期 |
5 |
杨昕,汤国安,王雷;基于DEM的山地总辐射模型及实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5期 |
6 |
邹亚荣,赵晓丽,张增祥,王长有,刘斌;华北土地利用十年动态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
7 |
朱震达,王涛;从若干典型地区的研究对近十余年来中国土地沙漠化演变趋势的分析[J];地理学报;1990年04期 |
8 |
张国平,刘纪远,张增祥;近1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分析[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
9 |
孔祥斌,张凤荣,齐伟,徐艳;集约化农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3期 |
10 |
田光进,刘纪远,庄大方;近1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特征[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