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植被NDVI动态及其对气候的响应特征
【摘要】:本文利用GIMMS和MODIS两种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反演了1982年以来浙江植被覆盖状况,结合同期研究区63个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湿润指数等气候指标,分析了该地区植被年际变化和月际变化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1982-2010年间,浙江年最大NDVI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其中82.3%的地区植被覆盖在减少,显著减少的植被面积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29.1%,主要分布于浙江典型的常绿阔叶林区。植被覆盖显著增加的区域不到全省陆域面积的1.5%,零星分布于金衢盆地、湖州、嘉兴及沿海,多为作物的集中耕种地。从植被覆盖月变化来看,冬季植被呈增加趋势,主要是由于冬季大棚作物等人为活动影响所致,5月NDVI的增长可能与植被春季萌芽期提前有关。(2)1982-2010年间,浙江气温显著升高,湿润指数显著减少,降水呈现波动性的减少,气候变化总体呈现明显的暖干化趋势,这与全球气候变化总趋势基本一致;气候要素月变化特征更具体地反映了年内差异,其变化特征表现各月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除1、5、11月份以外,其余各月增温趋势明显(p0.05);各月降水变化趋势不同,其中以8月降水的增加最为明显;湿润指数除12和1月表现为微弱的增加以外,其余各月均呈下降趋势,9月下降明显。(3)植被是气候、地貌、土壤和人类活动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与气候要素年际变化来看,植被受湿润指数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为降水、气温;从与气候要素月变化来看,1、2月植被变化受气温影响较明显,且表现为零时滞,10月份植被与前一月和前两月降水及湿润指数相关性均达到显著,这表明冬季的热量供给是影响浙江植被生长的重要因子,而植被变化对夏季降水和干湿程度的响应表现出明显滞后性。
|
|
|
|
1 |
马玉玲,余卫红,方修琦;呼伦贝尔草原对全球变暖的响应[J];干旱区地理;2004年01期 |
2 |
郭媛媛;范广洲;;青藏高原植被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
3 |
陈世强;文莉娟;吕世华;陈昌平;奥银焕;张宇;鲍艳;;黄河上游玛曲县植被指数与气候变化研究[J];冰川冻土;2007年01期 |
4 |
陈福军;沈彦俊;胡乔利;齐永青;张玉翠;;海河流域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J];遥感学报;2011年02期 |
5 |
王宏,李霞,李晓兵,喻锋,余弘婧,杨华;中国东北森林气象因子与NDVI的相关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6 |
王卫;陈健飞;;广东省封开县NDVI变化对气候因子的响应[J];热带地理;2010年02期 |
7 |
王宗明;国志兴;宋开山;罗玲;张柏;刘殿伟;黄妮;任春颖;;中国东北地区植被NDVI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生态学杂志;2009年06期 |
8 |
赵巧华,何金海;基于资源卫星图像对NDVI进行大气修正的一种简单方法[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9 |
张永恒;范广洲;李腊平;周定文;王永立;黄先伦;;西南地区植被变化与气温及降水关系的初步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年01期 |
10 |
齐述华,王长耀,牛铮;利用温度植被旱情指数(TVDI)进行全国旱情监测研究[J];遥感学报;2003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