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降水估测中变分方法的改进研究
【摘要】:雷达作为定量测量降水的工具,在探测降水分布和结构上比较准确,但是在精度上还是低于雨量计。本文利用变分法,综合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及雨量计数据进行定量降水估测,其本质是通过调整模式解以达到模式解与观测数据之间最小二乘条件。最开始在利用变分方法校正雷达降雨场的过程中,对变分方程中的系数是经验选取的,但是这种经验关系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对变分方程求解过程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边界的处理。在对变分方程求解的过程中,采用交叉验证法。交叉验证(cross-validation)理论是:对某一点来说,用其余若干个观察值对该点进行估计,每一点都重复这个过程,用估计值与真实值进行对比得误差参量,最后进行处理,使这些误差参量达到要求。该方法基于定理:椭圆型偏微分方程中,区域内的解连续依赖于边界。首先利用变分方程可以求出雨量与边界值关系的表达式;然后根据已有的雨量计数据,利用最优化方法可以求得边界值。将边界值代入变分方程,则方程可解,就求得每个离散点上的雨量。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对边界条件进行假定,改进了以往运用变分法进行雷达定量降水估测时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交叉验证方法对变分方程求解,以及将求解后的雨量进行拟合,得到新的Z-R关系。利用实测雨量计数据对新的Z-R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交叉验证方法能够在不假定边界条件的情况下,对变分方程求解,解的状况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对层状云降水来说,经典的Z?R关系能够很好的反映降水的情况,拟合后的结果与直接应用经典Z-R关系得到的雨量没有较大差异,两者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都很高;对于积层混合云来说,经过拟合后的降水结果明显优于直接用Z-R关系计算的结果。
|
|
|
|
1 |
楚荣忠,徐宝祥③,贾伟,李小平;双线偏振雷达测量精度的统计分析与降水估测[J];高原气象;1995年01期 |
2 |
楚荣忠,李小平;双线偏振雷达的降水估测 Ⅱ.误差分类分析[J];高原气象;1999年01期 |
3 |
胡志群;刘黎平;楚荣忠;金荣花;;X波段双线偏振雷达不同衰减订正方法对比及其对降水估测影响研究[J];气象学报;2008年02期 |
4 |
邵月红;张万昌;刘永和;孙成武;傅成玉;;BP神经网络在多普勒雷达降水量的估测中的应用[J];高原气象;2009年04期 |
5 |
陈秋萍;余建华;杨林增;李建通;林文卿;赖荣钦;祖基煊;;闽中北前汛期多普勒雷达定量估测降水分析[J];气象;2006年04期 |
6 |
刘黎平;牟容;许小永;胡志群;;一次飑线过程的动力和微物理结构及滴谱变化对降水估测的影响研究[J];气象学报;2007年04期 |
7 |
裴晓芳,王振会,李建通,官莉;主特征提取法在天气雷达降水估测集成分析中的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8 |
仲凌志;刘黎平;顾松山;;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雷达识别及在估测雨量中的应用[J];高原气象;2007年03期 |
9 |
黄小玉;黄小玉;陈媛;熊毅;陈波;夏正龙;廖玉芳;;漂移克里金方法在雷达和雨量计联合估测降水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2009年02期 |
10 |
郑媛媛,谢亦峰,吴林林,朱红芳,王东勇;多普勒雷达定量估测降水的三种方法比较试验[J];热带气象学报;2004年02期 |
11 |
伍静;刘黎平;尤卫红;崔哲虎;;应用雷达拼图数据估测降水试验[J];气象科技;2010年02期 |
12 |
陈晓辉;曹俊武;胡志群;肖艳娇;汪旭东;;车载X波段双线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其数据处理系统[J];气象;2010年08期 |
13 |
邓雪娇,吴兑,黄浩辉;自记雨量资料订正雷达估测降水方法简介[J];广东气象;1998年02期 |
14 |
伍志方,戴铁丕,张培昌;用变分方法校准天气雷达测定区域降水量的数值计算和精度分析[J];气象科学;1989年03期 |
15 |
曹晓岗,何财福,王欢;云图定量降水估测研究[J];江西气象科技;1999年01期 |
16 |
赵坤,刘国庆,葛文忠;用卡尔曼滤波确定变分方法中的权重系数进行雨量校正[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02期 |
17 |
李建通;高守亭;郭林;刘晓阳;杨洪平;蔡义勇;;基于分步校准的区域降水量估测方法研究[J];大气科学;2009年03期 |
18 |
李腹广;王芬;;用天气雷达回波强度资料估测降水[J];气象科技;2007年02期 |
19 |
郭忠立;刘黎平;;最优插值校准法定量估测降水及效果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
20 |
祝小梅;江新安;时新明;;最优化方法估测伊犁地区降水及其估测面雨量软件设计[J];农家之友(理论版);201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