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10—11月气温异常偏高与海气环流关联及预测探讨
【摘要】: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及淮安市10~11月平均气温出现异常偏高的频率明显加速,有高发趋势。其中2006年10~11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偏高2℃以上,部分地区偏高4~6℃。2008年偏高1℃以上,部分地区偏高2~4℃。因此本文针对这种气候异常现象,运用74项环流特征量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前期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偏西,北半球副高脊线位置偏北及北半球区极涡面积指数偏小的综合因素,对后期10~11月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有较好的指示性,由此可知,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脊点偏西和北半球副高脊线偏北表明以副高为首的副热带系统偏强及海洋环流较活跃,有利于向北输送暖空气;而北半球区极涡面积指数偏小,则表明北方冷涡偏弱、位置偏北。因此,在副热带环流偏强及北方冷涡偏弱的共同影响下,也是导致全国大范围地区10~11月平均气温异偏高的主要因素。进而在此工作基础上,从短期气候时效角度研制了预测方法式⑴、式⑵。当同时满足式⑴、式⑵条件时,未来10~11月淮安市平均气温异常偏高,机率3/3。反之,未来10~11月淮安市平均气温不会出现异常偏高,机率55/55。因此,预测拟合率较高。
|
|
|
|
1 |
顾节经;沈阳市短期气候预测改革的探讨[J];辽宁气象;1997年03期 |
2 |
胡春丽;王大钧;沈玉敏;林蓉;;2010年4月辽宁省气温异常偏低成因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
3 |
程炳岩;短期气候预测技术发展与我省业务现状[J];河南气象;2000年04期 |
4 |
张红英;李丹平;王小燕;郭雪平;杨梅红;;最佳气候相似法及在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J];山西气象;2006年02期 |
5 |
王会军;试论短期气候预测的不确定性[J];气候与环境研究;1997年04期 |
6 |
丑纪范;短期气候预测的现状 问题与出路(一)[J];新疆气象;2003年01期 |
7 |
丑纪范;短期气候预测及其有关非线性动力学的进展[J];内蒙古气象;1995年06期 |
8 |
王民,金秀良,李纯彦;副热带高压在兴安盟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J];内蒙古气象;2005年01期 |
9 |
金秀良;尤莉;郝文俊;;内蒙古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研究[J];内蒙古气象;2008年06期 |
10 |
梁建茵;短期气候预测研究发展动态[J];广东气象;1997年04期 |
11 |
汤懋苍;张拥军;李栋梁;;近50年中国冬季大地冷涡与春夏季干旱相关的统计[J];气象学报;2005年06期 |
12 |
农吉夫;黄文宁;;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汛期降水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20期 |
13 |
杨荆安,张鸿雁;短期气候预测的预报集成方法试验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4 |
赵翠君,李春云,佟莎仁,关风云,夏莹,包建华,乌文奇,李振中;以环流相似为依据的短期气候预测方法[J];内蒙古气象;2001年04期 |
15 |
吉廷艳,熊方,黄继用;一种短期气候预测集成技术的应用研究[J];高原气象;2002年05期 |
16 |
丁一汇;我国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J];气象;2004年12期 |
17 |
李辑;金巍;赵连伟;;辽宁省近10年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估检验[J];气象;2007年04期 |
18 |
沈永生;黄发明;章达华;杨希;陈雪芹;;支持向量机在三明市主汛期短期气候预测中的应用[J];大气科学研究与应用;2009年01期 |
19 |
魏凤英;;我国短期气候预测的物理基础及其预测思路[J];应用气象学报;2011年01期 |
20 |
林少雄,黄永新,况雪源,李艳兰;广西短期气候预测与气候灾害监测业务系统[J];广西气象;2000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