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至2009年冬濮阳市连旱成因分析及预测思路
【摘要】: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濮阳市1954-2009年历年11月-次年1月(55年)的降水资料、结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特征值、青藏高原指数、环流指数、北半球500hpa平均高度距平场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自70年代中期以来,秋、冬季节北方大部为降水稀少的季节,本地此次干旱是在华北地区呈现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年代际背景下发生的;由于气温的升高,地表水分加速向空中蒸发,气候变暖是全球干旱地区扩大的主因,本地的气候变暖为干旱的发生提供了气候背景;在秋、冬季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面积大、强度强、西伸脊点偏东、脊线偏南的年份出现降水偏少、气温偏高的气候概率较大;秋、冬季总降水量与上年汛期总降水量具有正相关关系,当汛期总降水量出现负距平的年份,秋、冬季出现干旱的概率会大一些;当6、7、8各月中存在有≥1个月降水量距平百分率≤-50%的年份,秋、冬季总降水量出现偏少的气候概率较大,对秋、冬季出现连旱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