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一次冷空气过程中的灰霾天气过程分析研究
【摘要】:利用全省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探空站资料和空气污染资料,对2008年12月12-13日江西省的一次大范围灰霾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横槽转竖引导冷空气南下和中层高度的干燥暖舌共同影响,是这次灰霾天气过程发生的天气形势背景;冷空气受到700hPa干暖舌的抑制作用,形成低层偏冷,中层偏暖的"逆温"结构,导致大范围的灰霾天气过程的出现、维持;空气相对湿度较低,受昼夜温差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造成轻雾和灰霾天气之间频繁转换;较低的混合层高度导致近地面污染物以水平运动为主,在遇到较高海拔的山脉阻挡后,沿山脉边缘向东西方向扩展,汇集到平原、河谷地区,降低这些地区的能见度,导致灰霾区域由"南北向型"演变成了"东西向型"。
|
|
|
|
1 |
张林,戴树桂,白志鹏,朱坦,孙韧;城市室内环境多环芳烃污染与源的相关性[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04期 |
2 |
周淑贞;郑景春;邵建民;;上海城市气候中的混浊岛效应[J];地理科学;1988年04期 |
3 |
苏维瀚,张秋彭,沈济,殷兴军,宋文质,李三民,路洪荣,罗超;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初探[J];大气科学;1986年02期 |
4 |
范引琪,李二杰,范增禄;河北省1960~2002年城市大气能见度的变化趋势[J];大气科学;2005年04期 |
5 |
廖正元,黄春彦;可吸入颗粒物及其危害[J];化学教育;2004年04期 |
6 |
吴兑;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建议[J];广东气象;2004年04期 |
7 |
江崟,曹春燕;2003年深圳市灰霾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J];广东气象;2004年04期 |
8 |
何惠明;广东城市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9 |
王跃思,周立,王明星,郑循华,张仁健;北京大气中可形成气溶胶的有机物——现状及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0年01期 |
10 |
王淑英,张小玲,徐晓峰;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统计分析[J];气象科技;200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