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城市化和污染气溶胶对强对流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付丹红  郭学良  
【摘要】:利用可分辨云模式(WRF),模拟研究了城市化和城市气溶胶浓度对北京地区2000年8月23日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无污染条件下的单纯城市化不会明显改变城市上方向的地面降水,但会导致城市区域降水显著减小,城市下风方向降水显著增加。城市污染气溶胶会导致整个区域的降水减小。在污染气溶胶和城市化的共同作用下,城市上风向和城市区降水显著减小,城市下风向区的降水略有增加。城市化可导致对流提前发生,上升气流减弱,而城市气溶胶浓度的增加对上升气流略有增强作用。城市化有利于云内下沉气流提前产生。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春明,叶家东,魏绍远;气溶胶浓度影响暖雨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J];气象科学;1997年04期
2 王开燕;王雪梅;张仁健;张怀德;石磊;刘阳;;气象条件对北京北郊冬季气溶胶污染的影响[J];过程工程学报;2006年S2期
3 李富刚;李仑格;林春英;王广河;汪晓滨;;西北地区气溶胶的源和汇与沙尘暴研究综述[J];中国沙漠;2008年03期
4 ;环境综合研究[J];环境科学文摘;1996年05期
5 张家诚;城市化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J];湖北气象;1999年03期
6 张丽香,梁二永;论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1999年02期
7 曹凤中,周田梅,李京;21世纪环境决策必须应对城市化的挑战[J];江苏环境科技;2001年02期
8 李跃林,肖文明,张云;城市化及其地下水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1期
9 李继忠;;浅谈城市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情(财经研究);2008年01期
10 万志红;万志强;;沈阳市热岛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1 龙举;杨先寿;;贵阳市建设发展中地质环境质量问题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09年12期
12 区荣汉;;浅析城市环境保护中的污水治理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2009年29期
13 陈林;石广玉;秦世广;陈彬;陈丽琼;陈焕森;;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大气气溶胶物理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年06期
14 吉振明;高学杰;张冬峰;吴佳;徐影;;亚洲地区气溶胶及其对中国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J];大气科学;2010年02期
15 任震;;兼并型城市边缘区的环境问题[J];城市问题;2011年01期
16 王广玉;;城市生态系统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类型[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1年01期
17 孙玉修;日本湖泊的水质保护对策[J];环境保护科学;1988年01期
18 韩玉荣;城市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J];世界科学;1994年04期
19 龚雪平,马维琦,丁荟;气溶胶浓度测定器的种类和原理[J];中国环保产业;1997年05期
20 王胜;;城市化中世界的环境问题[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丹红;郭学良;;城市化和污染气溶胶对强对流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方洪;崔笑天;金淑娟;;城市化与生态城市[A];济南市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百岁;韩丽荣;;内蒙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关联度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郭青海;崔胜辉;;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一种可持续城市建设途径[A];第五届中国青年生态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姚宝艳;王宁;;推行清洁生产是城市工业污染防治的必由之路[A];中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实践——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解以扬;由立宏;刘学军;;城市化对地表粗糙度影响的分析[A];新世纪气象科技创新与大气科学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3年年会“城市气象与科技奥运”分会论文集[C];2003年
7 卓日强;;浅谈城市水景观生态环境建设[A];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水利分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邓孺孺;;广东省污染气溶胶与城市化关系的遥感分析[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黎明;李百战;;近年来重庆市生态足迹的变化与分析[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10 岳治国;刘晓东;;气溶胶浓度对一次弱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桂义;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2 顾莹;上海城市化对臭氧污染影响的数值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木易;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变异与生态环境效应互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哈申格日乐;北京城市生态环境变化与城市绿化建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张弛;上海市城市热岛的时间多尺度分析与数值试验[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周碧;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气溶胶辐射特性观测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张光学;燃煤飞灰气溶胶声波团聚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封彩云;城市污染大气环境下云和降水形成的观测与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王志立;典型种类气溶胶的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10 张蓉;中国气溶胶中重金属的特征、来源及其长途传输对城市空气质量及海域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琳;长株潭城市群城市化进程中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04年
2 李瑞改;三峡库区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娟;成都平原土壤重(类)金属演变的社会经济驱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5年
4 马祖琦;陕西区域可持续发展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5 刘强;城市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分析[D];江南大学;2008年
6 陶林;城市水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詹建琼;北极新奥尔松黑碳气溶胶特征研究[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0年
8 李胤;上海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调查及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姜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孙玲;生态城市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斌鹄通讯员 杨斌强 实习生 张敏 罗晓婷;建设生态化现代化新区[N];西安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燕志华本报通讯员 祖豪;有钱搞“城市化”,无钱建污水厂[N];新华日报;2008年
3 方术;城市化与水乡生态[N];苏州日报;2005年
4 津科;丁德文院士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N];大众科技报;2003年
5 方帅 见习记者  王馨悦;雾霾增加:城市化工业化双重症候初现[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6 李皓;城市化不能“摊大饼”[N];中国环境报;2003年
7 张家诚;城市化与气象灾害[N];中国气象报;2000年
8 张家诚;城市化是全球增温的主要原因之一[N];中国气象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杨镇 芦燕娟;城市化与保泉如何双赢[N];济南日报;2005年
10 王松 见习记者 田锦凡;贵阳“强市升位”的选择[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