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春季干旱与水汽输送的关系
【摘要】:利用1979-2005年华南47个基准站降水资料及由NCAR/NCEPⅡ再分析资料计算所得的水汽输送通量资料,对华南春季降水特征及其与水汽输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华南春季降水可以110.5°E为界划分为两个区域,以东区域为华南Ⅰ区,以西区域为华南Ⅱ区。Ⅰ区降水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即干旱趋势显著,而Ⅱ区降水下降趋势要弱得多,未超过信度检验。华南春季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和西太平洋,并经中南半岛转向输送到华南,当南海和西太平洋的偏南水汽输送偏弱(强)时,Ⅰ区降水偏少(多),Ⅰ区偏旱(涝),当中南半岛的偏南水汽输送偏弱(强)时,Ⅱ区降水偏少(多),Ⅱ区偏旱(涝)。
|
|
|
|
1 |
吴珊珊;邹海波;胡菊芳;;ENSO对江西省春季降水的影响[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0年03期 |
2 |
乔云亭;周鑫;简茂球;黄威;;华南春旱特征及其与水汽输送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3 |
任宏利,张培群,李维京,高丽;中国西北东部地区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特征[J];气象学报;2004年03期 |
4 |
张天圣;尤卫红;;我国春季降水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关系[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
5 |
李冬梅;春季降水的预报模型[J];山西气象;1994年03期 |
6 |
崔晶,张丰启;威海市春季降水特征[J];气象科技;2002年04期 |
7 |
董安祥,王澄海;500hPa高度场与中国西北春季降水量的耦合特征[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8 |
温珍治,许金镜;福建春季降水量场预测模型研究[J];海洋预报;2003年04期 |
9 |
唐东升,王建德,刘文泉;夏季华南降水与水汽输送气流及大气加热场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
10 |
王亚军;;祁连山东、中段树木年轮反映的春季降水变化信息[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年05期 |
11 |
李耀辉,李栋梁,赵庆云;中国西北地区春季降水异常的特征分析[J];甘肃气象;1998年01期 |
12 |
李耀辉,李栋梁,赵庆云;太平洋秋季SSTA与西北地区春季降水的耦合性研究[J];甘肃气象;1998年01期 |
13 |
费建芳,乔全明,高太平;1983年梅雨期前后亚洲季风区水汽输送的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3年01期 |
14 |
朱荣增;冬温与春季降水的初步分析[J];陕西气象;1997年06期 |
15 |
陆日宇;与华北地区春季降水量异常关联的大气环流异常[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1年04期 |
16 |
陈向东;;一次大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广西气象;2006年S1期 |
17 |
廖荣伟;赵平;;东亚季风湿润区水分收支的气候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2010年06期 |
18 |
洪光;周庆满;林滋新;;青岛地区大气中水汽含量及水汽输送的研究[J];海岸工程;1990年01期 |
19 |
吕东周;孙新民;;一场历史罕见的春季透墒雨[J];陕西气象;1993年05期 |
20 |
史慧敏,翁笃鸣,林守廉;各种大气水汽输送气候计算方法的比较和讨论[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