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内蒙古草原生物量损失的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干旱作为一种气象灾害,系以水分亏缺并造成减产为特征。为探索草原干旱对牧草生物量造成损失的评估方法,以巴雅尔图草原为例,利用水分亏缺量作为内蒙古草原干旱评估指标,建立不同生长阶段牧草生物量损失评估模型。结果发现,牧草生物损失量与牧草返青期、旺盛生长期的水分亏缺量有着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依此确定了不同干旱等级相对应的牧草生物损失量,可以满足草原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需要。
|
|
|
|
1 |
杨兴国,柯晓新,张旭东,万信;甘肃河东雨养农业区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的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2000年02期 |
2 |
梁天刚,张胜雷,赵松岭;半干旱区小麦水分亏缺特征及其模型的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1997年04期 |
3 |
史建国;严昌荣;何文清;刘克礼;;黄河流域水分亏缺时空格局变化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01期 |
4 |
康西言;李春强;高建华;王鑫;;河北省冬小麦生育期蒸降差的时空变化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0年02期 |
5 |
王石立,娄秀荣;气候变化对华北地区冬小麦水分亏缺状况及生长的影响[J];应用气象学报;1996年03期 |
6 |
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黄河流域气候水分盈亏时空格局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年01期 |
7 |
白美兰;郝润全;侯琼;邸瑞琦;;内蒙古典型草原区地表干湿状况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02期 |
8 |
毛学森;;晋东南地区旱地麦田水分盈亏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9 |
王石立,娄秀荣,沙奕卓;华北地区小麦水分亏缺状况初探[J];应用气象学报;1995年S1期 |
10 |
王英舜,杨文义,贺俊杰,张银锁;草原干旱对天然牧草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气象;2001年02期 |
11 |
刘明春;;石羊河流域气候干湿状况分析及评价[J];生态学杂志;2006年08期 |
12 |
郑剑非;殷向荣;严荧;;桑斯维特修订的水份区划方法介绍[J];气象科技;1982年02期 |
13 |
李克煌,钟兆站;豫西地区降水资源对旱地粮食作物产量的影响与对策[J];自然资源学报;1997年01期 |
14 |
邸瑞琦,刘兴汉,白美兰;内蒙古自然降水亏缺状况分析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内蒙古气象;2004年04期 |
15 |
谭宗琨;韦饶诒;丘泗杰;;广西早熟荔枝果实热害调查及其成因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2006年04期 |
16 |
侯建楠;陈峰;;塔城近82年夏季干湿变化分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
17 |
安顺清,邢久星;修正的帕默尔干旱指数及其应用[J];气象;1985年12期 |
18 |
安顺清;;中国东部干旱特征及其对策[J];灾害学;1991年01期 |
19 |
毛学森,赵聚宝,梅旭荣;晋东南地区旱地麦田水分供需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1994年03期 |
20 |
亢振军;尹光华;刘作新;张法升;沈业杰;佟娜;谷健;;辽西玉米需水规律及灌溉预报研究[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