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内蒙古草原生物量损失的评估方法研究
【摘要】:干旱作为一种气象灾害,系以水分亏缺并造成减产为特征。为探索草原干旱对牧草生物量造成损失的评估方法,以巴雅尔图草原为例,利用水分亏缺量作为内蒙古草原干旱评估指标,建立不同生长阶段牧草生物量损失评估模型。结果发现,牧草生物损失量与牧草返青期、旺盛生长期的水分亏缺量有着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依此确定了不同干旱等级相对应的牧草生物损失量,可以满足草原干旱监测与灾损评估需要。
|
|
|
|
1 |
孙娟,陈全功,蒋文兰,秦来寿,梁天刚,樊晓东;牧草适应性的定量化研究[J];草业科学;2005年10期 |
2 |
陈素华;张化;侯琼;乌兰巴特尔;;内蒙古草原干旱指标的研究[J];草业科学;2007年12期 |
3 |
任继周,胡自治,张自和,侯扶江,陈全功;中国草业生态经济区初探[J];草业学报;1999年S1期 |
4 |
吕达仁,陈佐忠,陈家宜,王庚辰,季劲钧,陈洪滨,刘钟龄,张仁华,乔劲松,陈有君;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IMGRASS)综合研究[J];地学前缘;2002年02期 |
5 |
冯秀藻,闵庆文;一个用于反映天然牧草生长规律的综合农业气象指数[J];中国农业气象;1994年02期 |
6 |
侯琼;陈素华;乌兰巴特尔2;;基于SPAC原理建立内蒙古草原干旱指标[J];中国沙漠;2008年02期 |
|
|
|
|
|
1 |
郭东林;杨梅学;屈鹏;万国宁;王学佳;;能量和水分循环过程研究:回顾与探讨[J];冰川冻土;2009年06期 |
2 |
岳平;张强;邓振镛;杨金虎;孙旭映;;草原生长期地表辐射和能量通量月平均日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
3 |
黄菁;张强;李宏宇;;黄土高原陆面过程观测试验的仪器精度和观测误差分析[J];冰川冻土;2012年02期 |
4 |
李英年,王启基,周兴民;矮嵩草草甸年净生产量对气象条件响应的判别分析[J];草地学报;1996年02期 |
5 |
朱晓艳;张英俊;历卫宏;朱兴宏;刘荣堂;付丽;袁平;;滇东北山区不同类型植被对水土流失的影响[J];草地学报;2009年03期 |
6 |
张美玲;蒋文兰;陈全功;赵有益;柳小妮;;草地净第一性生产力估算模型研究进展[J];草地学报;2011年02期 |
7 |
林慧龙;王钊齐;张英俊;;综合系统评价视角下的草畜平衡机制刍议[J];草地学报;2011年05期 |
8 |
张健;黄勇富;蒋安;;三峡库区适生牧草种植区划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9年02期 |
9 |
张卫建,郑建初,江海东,冯金侠,吴魁,何龙兴,李小妹,秦君明;稻/草-鹅农牧结合模式的综合效益及种养技术初探[J];草业科学;2001年05期 |
10 |
任继周,侯扶江;要正确对待西部种草[J];草业科学;2002年02期 |
|
|
|
|
|
1 |
韩志刚,吕达仁,刘春田,段民征;草地反射太阳光偏振特性测量个例分析[J];草地学报;1998年04期 |
2 |
吴彦奇,杨烈,胥晓刚,白史且,肖飙;四川草坪草种植气候区划的探讨[J];草地学报;2000年01期 |
3 |
梁剑芳,缪应庭,李运起,石敬芬;河北省多年生栽培牧草区划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4 |
董世魁,马金星,蒲小鹏,张起荣,潘臻武;高寒地区多年生禾草引种生态适应性及混播组合筛选研究[J];草原与草坪;2003年01期 |
5 |
李向林;;红豆草在甘肃的宜植区[J];中国草原与牧草;1985年03期 |
6 |
王亚琴,陈维虎,俞照正,鲍明道;暖季型牧草品种适应性试验报告[J];草业科学;2003年03期 |
7 |
李春杰,南志标;引种草坪草的适应性评价及病害和草害[J];草业科学;2003年04期 |
8 |
胡建忠;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牧场草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引种适宜性评价[J];草业科学;2003年08期 |
9 |
徐海量,宋郁东,胡玉昆;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地牧草产量与水热关系初步探讨[J];草业科学;2005年03期 |
10 |
魏玉蓉,郝璐,贺俊杰;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监测预测系统的研制与应用[J];草业科学;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