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60年长春冬季气温变化特征
【摘要】:利用长春测站地面气温资料、850hPa高度场温度资料,分析了长春地面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850hPa高度上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冬季变暖的主要特征为最低气温变暖最明显,冬季最低气温的升温趋势明显高于年平均气温和冬季平均气温,在冬季的3个月中2月份的增温趋势最明显;在近10年中,趋势倾向达到最大值。通过相关计算,冬季最低气温与冬季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达到0.928;随年代增加低温日数明显减少,与冷冬、暖冬有较好的一致性,而冬季平均气温的升温趋势不如年平均气温明显,表明其它季节的贡献也比较高。长春市的增温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长春冬季平均气温对年平均气温的方差贡献率达到14%。850hPa高度上冬季平均温度及年平均气温均呈现升温趋势,50年来冬季升温趋势是0.19℃/10a,年平均气温升温趋势是0.48℃/10a,可见冬季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都呈现升温趋势,冬季升温趋势没有年平均气温升温明显;分析了850hPa高度上冬季平均气温与地面冬季平均气温相关显著,表明地面和对流层低层同时变暖。
|
|
|
|
1 |
冀彩星;延军平;;西安市1988—2007年城市生活用电量对气温变化的响应[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
2 |
黄露菁;广东省低温阴雨天气的气候特征和类型[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3 |
郭迎春,赵玉斌,阮新;河北省沙尘暴特征及防治对策[J];灾害学;2000年04期 |
4 |
应冬梅,俞炳;江西省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及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1年03期 |
5 |
伍志方;广州前汛期两次强对流天气的对比分析[J];广东气象;2002年02期 |
6 |
赵仲辉,陈创买;中国东南部夏季1954~1990年降水特征[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7 |
廖崇明,周泽英,杨德胜;达州季节天气气候特征分析[J];四川气象;2003年04期 |
8 |
孜外热木;库尔勒市大降水特征分析[J];新疆气象;2003年01期 |
9 |
蒋利龙;近地层大气折光系数变化特征分析[J];东北测绘;1999年01期 |
10 |
许维俊;史津梅;;青海省大降水特征分析[J];青海气象;2000年03期 |
11 |
伍志方,张春良,张沛源;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01年02期 |
12 |
朱海利;诱发渭北滑坡暴雨的环流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1期 |
13 |
杜庆萍,周虞,朱文洁,董虹,杨予兵;信阳地区2000年春旱分析[J];河南气象;2001年01期 |
14 |
马淑玲,盛建萍,任炳潭;洛阳市近50年气温变化特征[J];河南气象;2001年03期 |
15 |
陈建铭;2001年河南省雷电灾害特征[J];河南气象;2002年04期 |
16 |
高俊寿,高源,崔建国;山西省阳泉地区雷电活动特征及防御[J];山西气象;2002年04期 |
17 |
周茂华,潘家利;海南岛近35年气候异常初析[J];广东气象;2003年01期 |
18 |
周泽英;达州自然天气季节及其变化[J];四川气象;2003年04期 |
19 |
潘维玉,余志豪;青藏高原东部积雪日数特征的分析[J];气象科学;1998年01期 |
20 |
练江帆,梁必骐;“94.6”与“94.7”华南致洪暴雨的对比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