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O和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摘要】:ENSO是影响中国东部夏季旱涝的最重要因子。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和ENSO关系在70年代末以后显著减弱。我们利用观测资料,对ENSO和夏季降水关系减弱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月平均和旬平均降水的次季节尺度分析结果显示:70年代末以前在中国东部地区6、7、8三个月ENSO相关的降水异常信号较为一致,因此季节平均后的降水与ENSO的相关性也较为显著;而70年代末之后特别是在华南和长江黄河流域ENSO相关的降水异常从6月到8月出现了正负相反的位相,当这种情况下取季节平均时正负异常相互抵消,ENSO相关的夏季平均降水的信号减弱信度下降,同时ENSO对华北地区降水的影响在7、8月减弱。进一步通过环流场的分析结果表明:对比70年代末之前,在70年代末之后EL Ni(?)o衰减阶段的夏季,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7、8月份的逐渐加强和向西延伸,同时对流层上层东亚西风急流的偏强偏南,导致了降水次季节尺度上的年代际变化。
|
|
|
|
1 |
许婷婷;郭品文;谢洁;严小静;;ENSO与我国东部夏季雨型异常关系的年代际变化[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2 |
张俊;施能;封国林;刘锦绣;;1948~2001年全球旱、涝变化和ENSO关系[J];气象科学;2006年05期 |
3 |
宗海峰;杨莉;;近50年来全球增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分布的关系[J];河北工业科技;2010年02期 |
4 |
游泳,郭品文,廖勇,张玲;ENSO与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相关性年代际变化特征[J];气象科技;2005年02期 |
5 |
吴慧;;影响海南的热带气旋气候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J];气象;2005年12期 |
6 |
夏冬冬,施能,陈绿文;1948—2000年ENSO事件与全球陆地年降水量的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
7 |
张福颖;郭品文;于群;王成建;;热带太平洋与印度洋相互作用的年代际变化[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
8 |
高辉;王永光;;ENSO对中国夏季降水可预测性变化的研究[J];气象学报;2007年01期 |
9 |
施能
,陈绿文
,夏冬冬;全球陆地年降水量与ENSO关系的初步研究(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2年06期 |
10 |
黄荣辉
,周连童
,陈文;关于东亚夏季风变化及其成因的最近研究进展[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年01期 |
11 |
朱益民,杨修群;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J];气象学报;2003年06期 |
12 |
韦莹莹;濮梅娟;平海波;周璇;;江苏省夏季降水异常和成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
13 |
张启龙;蔡榕硕;齐庆华;郑冬梅;;西北太平洋上层热含量的时空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
14 |
张人禾;武炳义;赵平;韩晋平;;中国东部夏季气候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年代际转型及其可能成因[J];气象学报;2008年05期 |
15 |
卢姁;张东凌;;10月份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统计动力诊断[J];大气科学;2010年02期 |
16 |
李志;王健;刘文兆;;泾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J];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07期 |
17 |
江丽俐;管兆勇;卢楚翰;钱代丽;;东亚夏季风年际变化与IOD、ENSO间联系的年代际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
18 |
朱晓金;陈联寿;;我国近海热带气旋迅速加强活动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
19 |
朱晓金;陈联寿;;我国近海热带气旋迅速加强活动特征及其与ENSO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10年01期 |
20 |
许武成;周旭;徐邓耀;;近50年川中丘陵区气候变化及与ENSO关系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