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北京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风雨十年

王令  郭虎  
【摘要】:北京市气象局1995年开始架设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C波段全相干多普勒天气雷达,十几年来这部雷达为首都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为首都的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北京地区的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2006年为满足2008年北京奥运气象服务的需要,在南郊观象台布设了一台CINRAD/SA雷达。两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优势互补,与风廓线雷达网、自动站网、卫星云图等其他新的探测手段相结合,为保障北京奥运会的顺利召开立下了汗马功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J];郑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05期
2 罗生洲;;未雨绸缪——2011年青海省气象局防灾减灾演练记[J];青海气象;2011年02期
3 陈宏戈;;现代战争气象保障的新课题[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S1期
4 邓兴旺;;武汉城市圈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王曙东;裴翀;郭志梅;邵楠;;基于SRTM数据的中国新一代天气雷达覆盖和地形遮挡评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1年04期
6 杨琳;余立平;邱宗旭;刘艳;;深圳市特大暴雨过程中的行业气象服务[J];广东气象;2011年03期
7 ;新书架[J];气象;2011年06期
8 黄殷;陈景荣;邓庆祥;;海滩上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防雷要点浅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1年02期
9 ;格桑次仁副主席在自治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J];西藏政报;2011年08期
10 许长乐;;提升防灾意识 科学防灾减灾——福建晋江市台风“莫兰蒂”灾后工作反思[J];中国防汛抗旱;2011年03期
11 ;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的通知[J];台州市人民政府公报;2011年06期
12 高原;;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途径探索[J];现代化农业;2011年08期
13 李贞堂;蔡平;段雄飞;;中期天气跟踪预报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09年S1期
14 胡帆;柴秀梅;王凌震;周红根;;利用微波功率传感器判断新一代天气雷达故障[J];气象;2011年08期
15 ;《贵州气象》投稿须知[J];贵州气象;2011年03期
16 梁钰;;转变发展方式 增强服务能力 实现鄂尔多斯气象事业跨越式发展——鄂尔多斯市气象局工作纪实[J];实践(思想理论版);2011年06期
17 于学生;;市人大代表视察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情况[J];天津人大;2011年07期
18 胡佳;林捷妮;胡淳焓;;莫拉克台风闽东暴雨综合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16期
19 张艳玲;;试论农村气象信息产品对农村的作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7期
20 王建萍;刘耀武;张永红;王永茂;胡晓峰;;县气象局气象为“三农”服务模式探讨[J];陕西气象;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令;郭虎;;北京新一代天气雷达的风雨十年[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刘志澄;项经魁;蔡宏;;对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支持保障体系的若干思考[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3 张越;;新一代天气雷达动力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概述[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4 李成伟;李崇福;;CB型新一代天气雷达触发器故障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5 缪明榕;张树明;汤建国;;南通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电磁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第四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C];2011年
6 王建军;;桂林新一代天气雷达发射机通风问题的分析及解决[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7 陆晓静;杨有林;王惠琴;;宁夏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在两次人工增雨作业中的应用[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周旭辉;高玉春;马杰良;柴秀梅;吴蕾;杨金红;陈玉宝;;基于Google Earth二次开发在新一代天气雷达产品显示系统中的应用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达技术开发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郑铮;朱龙彪;何彩芬;;新一代天气雷达在“云娜”台风中的探测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与气象雷达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高玉春;李柏;刘黎平;胡欣;张建云;;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软件的几点考虑[A];2007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肖艳姣;新一代天气雷达三维组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2 高玉春;机载气象雷达探测系统总体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李柏;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分析及同化在暴雨中尺度天气系统数值模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4 仲凌志;毫米波测云雷达系统的定标和探测能力分析及其在反演云微物理参数中的初步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5 刘良明;基于EOS MODIS数据的遥感干旱预警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刘少军;基于多信息源的台风灾害实时评估系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云峰;我国气象灾害及其应急管理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魏军丞;军用便携式气象站设计[D];湖南大学;2009年
3 康浩;单多普勒雷达资料风场反演方法的试验与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4 刘小艳;陕西省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及区划[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伟;飑线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初探[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6 江源;新一代天气雷达气象回波与非气象回波识别方法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7 陈秀峰;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8 仰美霖;新一代天气雷达退速度模糊的方法研究及效果分析[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0年
9 李丰;新一代天气雷达非降水气象回波识别与效果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董如根;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WEB共享及远程等效PUP的设计[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皇岛市气象局局长 赵国石;为秦皇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气象保障[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记者 钟杰;我市新一代天气雷达接收处理中心奠基[N];九江日报;2009年
3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党组书记 局长 乌兰;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气象保障[N];中国气象报;2009年
4 张金平 张忠益;提高防灾减灾能力[N];安庆日报;2007年
5 通讯员 朱守东 陈飞 记者 贺耀堂;市气象防灾减灾指挥中心启用[N];连云港日报;2009年
6 陕西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良序;加强气象防灾减灾 促进陕西科学发展[N];陕西日报;2009年
7 ;中国将增设新一代天气雷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记者 俞骆波 通讯员 叶盛;衡州建成新一代天气雷达[N];中国气象报;2009年
9 骆志雄 陈毓萍;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保障工作交流研讨会在我市举行[N];三明日报;2008年
10 记者 简菊芳 通讯员 修天阳;我国增加布设新一代天气雷达[N];中国气象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