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区2007年一次冰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
【摘要】:本文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监测的时间、空间分辨率高,可以直观准确地提供有关其位置、强度、大小、结构以及风场等的信息及其发生、发展和演变等优点,对2007年7月10日发生在青岛地区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进行分析,找出其发生、演变规律,从而更好地对强对流冰雹等天气进行预警和预报。
|
|
|
|
1 |
周治黔;多普勒雷达冰雹云回波的初步分析[J];贵州气象;2002年05期 |
2 |
樊志超;高继林;王治平;高志强;彭德元;;湘西北山区夏季冰雹云多普勒雷达定量判别指标[J];气象;2006年12期 |
3 |
;国外冰雹云的研究与人工防雹工作[J];气象科技;1974年07期 |
4 |
李军霞,晋立军,任晓霞,韩萍;一次冰雹过程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J];山西气象;2003年01期 |
5 |
许爱华;应冬梅;黄祖辉;;江西两种典型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回波特征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02期 |
6 |
王世文;;甘南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多普勒雷达特征分析[J];青海气象;2010年02期 |
7 |
周非非,肖辉,黄美元,李子华;人工抑制上升气流对冰雹云降水影响的数值试验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8 |
方桃妮;邵伟军;严红梅;舒素芳;;金华冰雹天气过程CINRAD/SB雷达特征的初探[J];浙江气象;2010年03期 |
9 |
王令军,王立生;潍坊冰雹云的雷达识别[J];山东气象;1998年03期 |
10 |
赵淑艳,朱文志;北京地区冰雹云生成的宏观条件分析[J];气象科技;2004年05期 |
11 |
付双喜,安林,康凤琴,李宝梓,李照荣,何金梅;VIL在识别冰雹云中的应用及估测误差分析[J];高原气象;2004年06期 |
12 |
郭恩铭;李竹林;宫福久;马德明;;冰雹云RHI回波V形缺口形成物理机制[J];气象与环境学报;1992年03期 |
13 |
何永光;实地确定适宜的防雹作业时机[J];广西气象;1998年02期 |
14 |
董学友;试论人工防雹作业[J];四川气象;2001年03期 |
15 |
;兰州高原大气所平凉冰雹云野外观测试验站[J];地球科学进展;1987年06期 |
16 |
刘松英;如何识别冰雹云[J];贵州气象;2002年05期 |
17 |
王昂生;黄美元;王学宽;段长麟;;防雹时识别雷雨云和冰雹云的闪电观测[J];科学通报;1976年12期 |
18 |
徐阳春;雷达判别宁南山区冰雹云的综合指标[J];高原气象;1991年04期 |
19 |
杨士超;;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与冰雹天气的预测预防[J];现代化农业;2011年06期 |
20 |
李子华,宫福久,徐书田,林大强;雷达识别冰雹云的综合指标方法[J];大气科学;197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