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初陕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分析评估
【摘要】:本文从冬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和1月平均气温、降水量、降雪日数、连续降雪日数、暴雪日数、电线积冰日数、电线积冰重量等要素对2008年1月陕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气候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降雪日数多、持续时间长、降雪量大是2008年初陕西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主要特点。1月全省平均降雪日数为1961年以来最多的一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连续降雪日数为仅次于1989年的第2多年,雨雪量、降雪日数、连续降雪日数等突破历史纪录的气象站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北的陕北和关中。利用皮尔逊-Ⅲ分布对部分气象站1月中下旬雨雪量的重现期进行了计算,陕北、关中大部分气象站超过了百年一遇,个别气象站接近200年一遇。收集到的2008年陕西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灾情数据表明,直接经济损失最重的依次为咸阳、汉中、渭南、延安、安康、商洛;农作物绝收面积主要集中在关中的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大棚菜损失主要在关中的咸阳、渭南、宝鸡和陕北的延安。文中还给出了与2008年低温雨雪冻害相似的1984年12月、1988/1989年和991/1992年冬季低温雨雪冻害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此次灾害带给人们的启示与思考。
|
|
|
|
1 |
王洪丽;杨春荣;邵志明;郑洪玉;乌尼尔;修俊梅;;呼伦贝尔市大(暴)雪气候特征及类型分析[J];内蒙古气象;2010年05期 |
2 |
丁永红;冯建民;马筛艳;郑广芬;;宁夏降雪日数的气候特征和环流结构[J];气象;2012年12期 |
3 |
周正立;;哈密冬季的阴雪天气[J];新疆气象;1987年09期 |
4 |
王颖;赵春雨;严晓瑜;李栋梁;;1961-2007年辽宁省降雪量和降雪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1年04期 |
5 |
孔祥良;王健全;郗兴文;赵春芳;;临清市近40年降雪天气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2011年02期 |
6 |
杨金明;;冬季奇暖春来早 气候干燥阴雪多[J];新疆气象;1987年11期 |
7 |
庄晓翠;郭城;赵正波;张林梅;;新疆阿勒泰地区积雪变化分析[J];干旱气象;2010年02期 |
8 |
朱小凡;张明军;王圣杰;李效收;董蕾;任正果;;1962—2012年青海省降雪初始终止日期和降雪日数时空变化特征[J];生态学杂志;2014年03期 |
9 |
孟雪峰;孙永刚;云静波;胡英华;;内蒙古大雪的时空分布特征[J];内蒙古气象;2011年01期 |
10 |
赵春雨;严晓瑜;李栋梁;王颖;罗勇;;1961—2007年辽宁省积雪变化特征及其与温度、降水的关系[J];冰川冻土;2010年03期 |
11 |
韩丽娟;;张家口市近53年降雪气候特征分析[J];环球人文地理;2014年08期 |
12 |
吴有训,王进宝,王克勤,金高松;黄山光明顶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特征研究[J];气象科学;1999年03期 |
13 |
李岩瑛;张强;孙爱芝;张义海;李玲萍;;祁连山及周边地区降雪气候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2008年03期 |
14 |
高松影;李慧琳;杨青;宋丽丽;杨鹏;刘天伟;;丹东地区沿海和山区降雪气候特征[J];气象科技;2014年01期 |
15 |
刘玉莲;任国玉;于宏敏;;中国降雪气候学特征[J];地理科学;2012年10期 |
16 |
索慧;;近30年集宁降雪趋势特征及成因分析[J];农家之友;2010年07期 |
17 |
邹进上,曹彩珠;影响青藏高原降雪的若干因子研究[J];水科学进展;1991年01期 |
18 |
吴有训,王进宝,王克勤,金高松,陈健武,柯红兵;黄山雪、雨凇和雾凇的气候特征[J];气象;1999年02期 |
19 |
邹进上,曹彩珠;青藏高原降雪的气候学分析[J];大气科学;1989年04期 |
20 |
于明寒;高红方;;衢州市区域性暴雪分析和预报[J];浙江气象科技;1992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