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
【摘要】:采用NCEP/NCAR1°×1°格点资料对2005年6月2223日郑州出现的40℃以上的极端高温天气成因进行了分析,指出,河套高压是初夏导致郑州乃至黄淮地区西部出现极端高温的重要天气系统,河套高压的形成与高低层暖平流存在着联系。同时高温的产生也与副热带急流有关,河套高压东南侧的强下沉气流是热力作用和动力作用的共同作用结果,即当河套高压东南部处于高层副热带急流入口区的左侧时,动力辐合机制使得此区域的下沉气流极为强盛,由此所产生的晴空辐射增温和下沉绝热增温使得极端高温天气的出现成为可能。另外,地形所产生的焚风效应对高温的形成具有增幅作用。
|
|
|
|
1 |
张华,任天祥,孔牧,马生明,蒋瑞金;郑州地区土壤背景研究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1993年04期 |
2 |
李平,黄石璞,田万顺,刘绿江,赵学斌;郑州地区火险预警系统[J];河南气象;1995年03期 |
3 |
张永超,郜习信;研建郑州地区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系统的战略思考[J];河南科技;2002年15期 |
4 |
徐虎泼;张战锋;;郑州地区古代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8年02期 |
5 |
周亚民;马淑琴;王莉;;郑州市农业生产系统的灾害与防御[J];河南科技;1993年02期 |
6 |
李宝萍;杜明侠;何军;;郑州地区各气象要素与参考作物腾发量的相关性研究[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
7 |
;土豆在郑州扎了根[J];科学大众(中学版);1966年02期 |
8 |
周守明;郑州地区褐土水分状况的初步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2年02期 |
9 |
王艳玲;晋建设;王红振;李建东;;2004年7月中旬郑州地区暴雨过程分析[J];今日科苑;2009年02期 |
10 |
贾尚星;付强;李莉;;振冲碎石桩法在郑州地区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07年03期 |
11 |
庞奖励;黄春长;查小春;祝一志;;郑州全新世黄土的颗粒形态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
12 |
贺哲;李平;乔春贵;王蕊;梁钰;谷秀杰;;郑州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J];气象;2007年03期 |
13 |
张来友;郑州地区的水环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S1期 |
14 |
陈艳,赵景玮;极端高温对美洲斑潜蝇生物学的影响(英文)[J];Entomologia Sinica;1999年02期 |
15 |
刘钧枢;郑州地区全新世古气候变化初探[J];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1994年04期 |
16 |
颜梅,郭敬天,傅刚,张晓慧;青岛两次极端高温天气成因分析[J];海洋湖沼通报;2004年02期 |
17 |
朱瑞平;;郑州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构想[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9年07期 |
18 |
张天义;毛俊卿;魏也纳;;郑州地区新构造运动的遥感地质特征[J];河南国土资源;1991年04期 |
19 |
宋庆华;贾松涛;刘炜;刘星;房大学;王辉;;郑州地区新城疫病毒的分离与鉴定[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0年06期 |
20 |
沈孝宇
,孙愫文
,温彦
,石志立;郑州地区黄土微观结构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特征[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