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农田防护林网内土壤水分特征研究
【摘要】:以景电灌区绿洲农田防护林系统为对象,观测农田防护林网内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分析影响防护林网内土壤水分变化的主要因子及作用性质,为进一步研究景电灌区沙漠的沙地水分平衡提供依据和基础性资料,并为今后绿洲农田防护林的恢复与可持续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基础。调查研究表明:距林带越远,防护林的影响越弱,农田土壤含水量逐渐回升;林网内0-60cm的土层内,40cm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呈最小趋势;林网内农田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林带附近土壤的含水量,绿洲农田防护林网可减少14.84%的土壤水分丧失;土壤含水量与风速显著负相关,与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及太阳辐射呈不显著负相关;绿洲农田防护林带的胁地作用是造成林网内土壤含水量高低变化的主因,林网内的土壤水分变化与林网内的防风效益密切相关。
|
|
|
|
1 |
黄志宏,周国逸,Jim Morris,张宁南;用典型相关法分析桉树人工林干季土壤水分影响因子[J];林业科学;2003年05期 |
2 |
黄宗文,孙凤华,肖立国;农田防护林胁地机理分析与调控[J];林业科技;2002年02期 |
3 |
王兵,崔向慧,白秀兰,马全林;荒漠化地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其动态规律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
4 |
萨如拉;豪树奇;张秋良;伊力塔;;额济纳胡杨林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的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06年01期 |
5 |
孙旭,刘静,布和,贾俊生;内蒙古河套灌区农田防护林效益研究[J];内蒙古林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6 |
黄志宏,周国逸,MORRIS J.,褚国伟,张宁南,尹光彩;桉树人工林冠层气象因子对雨季土壤水分的影响[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3年03期 |
7 |
尤文忠;曾德慧;刘明国;宋西德;;黄土丘陵区坡面林-草边界土壤水分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6期 |
8 |
贾宝全,慈龙骏,蔡体久,高志海,丁峰;绿洲-荒漠交错带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2年02期 |
|
|
|
|
|
1 |
蒋跃林,严平,宛志沪,昂朝东;林麦间作的光照状况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学通报;1999年04期 |
2 |
陈若红;张源;陈若礼;马致华;;耕层土壤水分含量对夏玉米出苗及生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1期 |
3 |
李亮亮;李天来;张恩平;;作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
4 |
李芳东,王保平,傅大立;桐麦间作系统内光量分布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
5 |
袁玉欣,裴保华,王文全,贾渝斌,刘振廷,张振江,赵惠民,邵吉祥;杨粮间作条件下的作物产量与生物量[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
6 |
余进德;胡小文;王彦荣;杨磊;张宝林;;霸王果翅及其浸提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西北植物学报;2009年01期 |
7 |
张震;徐丽;马艳婷;李娟;;喜旱莲子草组织水浸液对黑麦草种子和幼苗的化感效应[J];西北植物学报;2009年01期 |
8 |
高椿翔,高杰,邓国胜,焦桂英;林粮间作生态效果分析[J];防护林科技;2000年03期 |
9 |
卢国珍,步兆东,田福军,王世忠;辽西半干旱区梯田地杏农复合系统树木遮荫作用规律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5年01期 |
10 |
赵兴有;伊犁地区地貌基本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J];干旱区地理;2000年03期 |
|
|
|
|
|
1 |
杨民胜;彭彦;;中国桉树人工林发展现状和实木加工利用前景[J];桉树科技;2001年01期 |
2 |
贾宝全,慈龙骏,高志海,丁国栋,张克斌;绿洲荒漠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干旱区研究;2001年02期 |
3 |
刘发民,张应华,仵彦卿,张小军;黑河流域荒漠地区梭梭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2年01期 |
4 |
董智,姚云峰,李红丽,马春梅;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年S1期 |
5 |
陈有君,红梅,李绍良,乔春林;浑善达克沙地不同植被下的土壤水分状况[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1期 |
6 |
李品芳,李保国;毛乌素沙地水分蒸发和草地蒸散特征的比较研究[J];水利学报;2000年03期 |
7 |
钟继洪,廖观荣,李淑仪,郭庆荣,谭军,蓝佩玲,廖新荣;雷州半岛桉林—砖红壤水分状况及其意义[J];水土保持通报;2001年06期 |
8 |
王孟本,李洪建;晋西北河北杨林水分生态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1年04期 |
9 |
邱扬,傅伯杰,王军,陈利顶;黄土丘陵小流域土壤水分时空分异与环境关系的数量分析[J];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
10 |
王孟本,李洪建;晋西北黄土区人工林土壤水分动态的定量研究[J];生态学报;1995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