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典型地域条件下云量的对比分析
【摘要】:采用NASA地球观测系统(EOS)的首要组成部分“云与地球辐射能量系统(CERES)”的SSF Aqua MODIS Edition 1B data的云资料,针对不同地形条件并考虑地理位置,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四个典型地域,研究了2002年7月至2004年6月云量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季节和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同一季节云特性参数大小随地域不同相差很大。云量在山区与季风区明显较高,最小值出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从季节变化及年变化来看,一般云量的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则出现在冬季。但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总云量在春季最大,云量的最小值出现在秋季,特别是10月份最小。
|
|
|
|
1 |
周林,王汉杰;台湾岛云量、降水量的EOF分析及其与EL Nino关系的研究[J];气象科学;2000年02期 |
2 |
陈勇航;毛晓琴;黄建平;亢燕铭;郑志海;叶强;;西北典型地域条件下云量的对比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9年01期 |
3 |
张金定,邱金桓,汪宏七;南极长城站云和气溶胶光学特性的遥感和分析[J];极地研究;1991年01期 |
4 |
石井哲雄;近藤纯正;梁洪海;;中国东海热量平衡的季节变化[J];气象科技;1989年03期 |
5 |
霍娟,吕达仁;全天空数字相机观测云量的初步研究[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6 |
张瑛,汤懋苍;一个隐含云量的气候振荡模式[J];中国科学B辑;1986年01期 |
7 |
延昊;矫梅燕;毕宝贵;章澄昌;;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心的沙尘气溶胶观测研究[J];中国沙漠;2006年03期 |
8 |
宇如聪
,俞永强
,张明华;中国东部和印度季风区云辐射特性的比较(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6期 |
9 |
方宗义,刘玉洁,朱小祥;卫星云参数处理方法和1991年的云气候特征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4年02期 |
10 |
刘熙明,刘志萍,胡菊芳;洗晒指数研究与应用[J];江西气象科技;2000年04期 |
11 |
ThomasR.Karl,杨舵;全球变暖的新观点──日最高、最低温度的非对称变化趋势[J];新疆气象;1994年05期 |
12 |
韩通,王广玉;云量定量测算[J];气象;1996年06期 |
13 |
李晓文,李维亮,周秀骥;中国近30年太阳辐射状况研究[J];应用气象学报;1998年01期 |
14 |
熊效振,孔琴心,刘广仁;利用太阳直射光谱计算平川上空水汽和臭氧总量[J];高原气象;1993年02期 |
15 |
谷新波;王佳;张军;李明明;;呼和浩特市紫外线辐射强度变化特征及相关因子分析[J];内蒙古气象;2007年02期 |
16 |
张国栋;降水层状水云的光学特性及其参数化[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
17 |
郑新江;陈渭民;方翔;罗敬宁;;利用NOAA卫星资料估算陆地沙尘量的方法[J];国土资源遥感;2008年02期 |
18 |
王青;钟亦侠;吴兮;张德忠;;浅析郴州云与降水的关系[J];湘南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
19 |
蔡承英;蔡哲;;云的观测技术[J];农技服务;2011年04期 |
20 |
陈桂英,李小泉;北半球云量的空间分布和季节变化特征[J];气象;199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