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地区降水量长期变化和未来趋势分析
【摘要】:利用福建泉州地区共九个测站1961~2003年的月平均降水量资料,运用趋势分析和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根据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将该地区划分为沿海和山区两区域,分别对两区域近44年来降水量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1)沿海和山区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都呈上升趋势,沿海上升趋势较山区更加明显。⑵春雨期、夏季和冬季两地区降水距平百分率的变化与年变化一致,而霉雨期和秋季,则呈相反趋势。⑶80年代之后,沿海地区降水距平百分率趋势的变幅明显大于山区,山区年代际降水量正距平出现的时间滞后于沿海地区。⑸泉州年降水量总体单调增加,并且呈现出4种不同尺度的变化周期,分别为2-3年、6年左右、10-11年和23年左右的波动周期。
|
|
|
|
1 |
王鑫;马振锋;;川渝地区主汛期降水的年代际变化与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的建立[J];高原气象;2010年03期 |
2 |
王位泰;张天锋;杨民;石英;黄斌;王燕凌;;黄土高原秋季降水年际和年代际气候变化特征[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年04期 |
3 |
李想,李维京,赵振国;我国松花江流域和辽河流域降水的长期变化规律和未来趋势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5年05期 |
4 |
王位泰;张天锋;姚玉璧;王润元;郭江勇;黄斌;;黄土高原夏半年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及对作物产量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01期 |
5 |
陈优平;;太平洋海温与嘉兴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关系[J];科技通报;2008年04期 |
6 |
马镜娴,戴彩娣;西北地区东部降水量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若干特征[J];高原气象;2000年02期 |
7 |
李发明,吴爱明;模式大气中的年代际变化[J];热带气象学报;2000年04期 |
8 |
陈兴芳,孙林海;我国年、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分析[J];气象;2002年07期 |
9 |
武炳义;张人禾;;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北太平洋夏季海表温度异常的年代际变化[J];科学通报;2007年10期 |
10 |
曾刚;倪东鸿;李忠贤;李春晖;;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9年03期 |
11 |
周顺武,假拉,杜军;近42年西藏高原雅鲁藏布江中游夏季气候趋势和突变分析[J];高原气象;2001年01期 |
12 |
黄荣辉
,周连童
,陈文;关于东亚夏季风变化及其成因的最近研究进展[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年01期 |
13 |
秦剑,田永丽,任菊章,万云霞;太平洋年代际涛动与云南夏季气温的年代际变化[J];高原气象;2004年S1期 |
14 |
郑彬;施能;;南海夏季风对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
15 |
金培;吴森清;;金华秋季连续高温历史统计特征及分析[J];浙江气象;2007年02期 |
16 |
曹艳艳;郭品文;王群;;ENSO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异常的年代际关系[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7 |
胡菊芳;张超美;彭静;;江西省主要气象灾害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04期 |
18 |
李淑江;赵进平;李宜振;曲平;;热带太平洋海面高度年代际变化的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8年02期 |
19 |
邢凤娟;刘爽;王超颖;;松原地区近25年强降温变化特征分析[J];吉林气象;2008年03期 |
20 |
薛峰;苏同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南半球环流的联系[J];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