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污染源对北京大气颗粒物的影响研究
【摘要】:颗粒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目前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已由SO2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污染转变为PM10的污染。2002年的《环境状况公报》统计,我国有63.2%的城市颗粒物超过国家二级标准,PM10粒子是其主要组成部分。北京周边地区污染源对北京市区大气环境的影响是治理北京市大气环境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本文利用区域大气污染模式系统模拟分析2002年8月17日09时到8月29日08时污染传输过程,选择几个典型污染时段,结合气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计算各个时段周边地区和北京自身大气污染物对北京大气环境污染的贡献和贡献率,进一步证实了在大气条件有利于污染物输送的背景下,周边地区污染源的中远距离输送对北京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本文针对的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有特殊天气背景时周边地区对北京的贡献比北京自身的大,没有特殊天气时北京自身的贡献大于周边地区对其贡献,分析结果为北京大气环境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
|
|
|
1 |
康娜;高庆先;周锁铨;雷霆;陈东升;李金环;孟伟;任阵海;;区域大气污染数值模拟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年06期 |
2 |
王自发;李丽娜;吴其重;高超;李昕;;区域输送对北京夏季臭氧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自然杂志;2008年04期 |
3 |
;不同排放源对大气颗粒物贡献率的定量研究[J];新疆环境保护;1990年04期 |
4 |
邹长武;郑雪峰;印红玲;;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化学质量平衡模型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
5 |
边归国;;大气颗粒物中铅污染来源解析技术[J];中国环境监测;2009年02期 |
6 |
杨旭曙,王正萍,宋艳涛;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源解析方法[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2年04期 |
7 |
王东;;沈阳市大气环境现状和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31期 |
8 |
彭希珑;何宗健;;南昌市罗家集工业区大气颗粒物PM_(10)的来源解析[J];江西科学;2008年05期 |
9 |
刘智勇;丁恒康;邬敏;;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大气颗粒物源解析[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0 |
郑集声;大气污染与肺癌[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0年03期 |
11 |
李祚泳,王珏,邓新民;大气颗粒物污染源的遗传算法解析模型[J];重庆环境科学;2000年05期 |
12 |
孙韧,朱坦,白志鹏;大气颗粒物上多环芳烃的识别和源解析的进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7年03期 |
13 |
耿存珍;李明伦;楼迎华;杨永亮;;青岛市大气颗粒物中多氯联苯的污染特征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04期 |
14 |
沈海;汪安璞;;重庆大气颗粒物污染来源的鉴别[J];重庆环境科学;1988年06期 |
15 |
杨绍晋,杨亦男,陈冰如;中子活化技术在大气污染研究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0年02期 |
16 |
陈宗良,张孟威,徐振全,朱天和;北京大气颗粒物及其苯溶物污染源的贡献[J];环境化学;1985年02期 |
17 |
张淑娜;;天津中心城区景观水系营养盐收支平衡[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02期 |
18 |
齐学诗;;大气颗粒物中SiO_2的硅钼兰比色法测定[J];环境保护;1993年09期 |
19 |
刘咸德,贾红,齐建兵,张冀强,马倩如;青岛大气颗粒物的扫描电镜研究和污染源识别[J];环境科学研究;1994年03期 |
20 |
李祚泳,丁晶,张欣莉;成都市大气颗粒物源解析的PPR法[J];环境科学研究;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