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用雷达三维反射率资料进行层状云和对流云分离

肖艳姣  刘黎平  
【摘要】:本文基于层状云和对流云的雷达反射率分布的三维形态特征,提出了分离层状云和对流云的6个候选分离参数,它们分别是:组合反射率及其水平梯度;反射率等于35dBZ的回波顶高及其水平梯度;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及其密度。通过分析候选分离参数分布图和选取的反射率垂直剖面图,用人机交互方式挑选“真实的”层状云和对流云区,统计这6个候选分离参数分布的概率密度特征;最后确定把概率密度更集中的组合反射率水平梯度、35dBZ的回波顶高的水平梯度和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密度作为分离参数,利用模糊逻辑法进行层状云和对流云的分离。用三个个例进行了层状云和对流云的分离试验,并把用模糊逻辑法分离的结果与用改进的巅峰值法分离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用模糊逻辑法和改进的巅峰值法都能合理地分离大部分层状云和对流云;由于改进的巅峰值法只考虑了反射率分布的二维形态特征,它容易把对流核的外围分成层状云,把厚实的层状云分成对流云,而考虑了反射率分布的三维形态特征的模糊逻辑法在这两个方面有很大改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苏万康;;多普勒雷达资料在一次强飑线天气过程的同化应用试验[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艳姣;刘黎平;;用雷达三维反射率资料进行层状云和对流云分离[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象雷达及其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陈明轩;高峰;俞小鼎;谭晓光;;利用一种自动识别算法移除雷达反射率中的亮带[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张建军;黄勇;;基于遥感探测的不同类型降水云监测方法综述[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袁铁;郄秀书;;基于TRMM卫星的暖季中国东部降水系统的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吴涛;吴翠红;万玉发;舒防国;;利用雷达反射率的对流性/层状云降水自动分类[A];2007年海峡两岸气象科学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袁金南;周文;黄辉军;廖菲;;华南登陆热带气旋“珍珠”和“派比安”的对流非对称分布观测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贺汉清;黄彬;;一次雷达回波图像缓慢变坏的故障[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象综合探测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刘辉志;陈勇;;锡林河流域小尺度降雨特性的初步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季风动力学论坛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李萍阳;;雷达反射率资料在WRF中的应用——物理初始化方案理想场试验[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王佑兵;万玉发;;雷达体扫反射率场的自动质量控制[A];2006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暨湖北省第一届防雷论坛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肖艳姣;新一代天气雷达三维组网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2 王瑾;基于强对流数值模拟的贵州冰雹识别及临近预报方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8年
3 赵震;层状云降水形成的中尺度双参数方案数值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年
4 戚友存;通过VPR订正技术提高雷达定量降水估计能力[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5 张志强;相控阵天气雷达强度探测与评估方法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飞;雷达反射率资料质量控制及其在GRAPES三维变分同化中的应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杨美荣;基于TRMM卫星对强对流天气中闪电活动、雷达反射率及冰散射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黄芳;37GHz和94GHz的大气微波衰减计算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赖安伟;三维变分多普勒雷达资料直接同化试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5 董晓凯;强单体客观建模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李晶晶;雷达图像对流云识别算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7 靳梅;气旋的图像特征提取、描述及台风中心定位[D];天津大学;2008年
8 程晓丽;强对流云体三维结构的可视化方法及其构成特征的提取[D];天津大学;2008年
9 毛紫阳;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天气雷达反射率基数据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10 刘寅;多普勒雷达资料直接同化试验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本报记者 王素琴 杨夏;威力源自有效融合[N];中国气象报;2009年
2 通讯员 孙明云;将多普勒雷达外推法移植到业务平台[N];中国气象报;2009年
3 本报专稿 天凌;“心神”战机为日本军事发展带来新曙光[N];世界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