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李君孙即霖邰庆国  
【摘要】:本文以山东75个观测站伏期1的降水资料(1959-2005)为基础,通过Z指数变换划分伏期旱涝等级,评定伏期旱涝年,并与华北和山东降水的演变特征进行了比较,发现演变趋势上的相似性及其独特性;90年代后山东伏期较年降水具有更明显的向多雨阶段转变的趋势;贝加尔湖地区大气环流的异常高压和低压分别对山东伏期的严重旱涝和洪涝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副高脊线略偏北、偏西(偏南、略偏东)时山东伏期容易发生严重洪涝(干旱);在南方涛动的弱(强)指数年,山东伏期多发生干旱(洪涝)。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桂芳,张苏平,朱平盛;山东近百年降水的层次结构及趋势诊断[J];气象科学;1998年04期
2 王鹏飞;对康熙帝风的性能认识的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3 王以琳;山东飞机人工增雨效益估算系统[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4 周筠珺;曾定勇;冯桂力;杨静;;地闪资料反演山东雷暴天气降水的适用性分析[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吴爱敏;郭江勇;王劲松;;中国西北地区伏期干旱指数及干旱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7年02期
6 尤志刚,李栋梁,赵小强;甘肃河东地区伏期气温特征和异常分析[J];甘肃气象;2000年02期
7 孙安健,高波;华北平原地区夏季严重旱涝特征诊断分析[J];大气科学;2000年03期
8 冯桂力,陈文选,刘诗军,黎清才;山东地区闪电的特征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3期
9 王丽华,陈乾金;华北雨季不同时段严重旱涝特征的诊断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0年04期
10 黄文根,孙永刚;一个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诊断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0年04期
11 章毅之;江西省近40年日照诊断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1994年03期
12 曹晓岗,王田民,尹洁,戴熙敏;江西区域强暴雨的热力和动力条件诊断分析[J];气象;1996年04期
13 李有宏;傅生武;贾红莉;张青梅;赵春宁;;青海省东部地区春季一次强雨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青海气象;2004年04期
14 刘汉华;寿绍文;周军;;非地转湿Q矢量的改进及其应用[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5 陈争旗;侯建忠;许新田;;2006年盛夏一次强对流天气的环境与诊断分析[J];陕西气象;2007年06期
16 程海霞;帅克杰;李拽英;李玉玲;程鹏;;2006年3月9日~12日寒潮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J];山西气象;2007年04期
17 袁媛;沈新勇;沈桐立;;陕北榆林市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陕西气象;2008年01期
18 谢甲子;寇正;王勇;;西北太平洋地区一次爆发性气旋的诊断分析[J];暴雨灾害;2009年03期
19 黄明凤;廖静姝;周佳茜;;彭泽县2010年5月17~18日暴雨天气过程诊断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1年14期
20 陈乾金;1995年热带太平洋海-气特征诊断分析[J];气象;199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君;孙即霖;邰庆国;;山东伏期旱涝特征及其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2 付伟基;李振锋;路永刚;王俊;刘丹军;;用NCL语言作FNL资料的诊断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施望芝;金琪;刘静;王宏记;;强降水落区中单站降水诊断分析和预报[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侯建忠;杜继稳;王川;段桂兰;;一次台风远距离冷锋暴雨的特征分析[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崔新建;魏慧娟;;一次中尺度对流系统演变过程的诊断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中尺度天气动力学、数值模拟和预测”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6 曹晓岗;夏立;;基于“配料”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方法[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天气预报预警和影响评估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7 胡姝;李英;魏娜;;台风Nari(0116)登陆台湾过程中结构强度变化的诊断分析[A];2012北京气象学会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论文集[C];2012年
8 刘国忠;;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致洪暴雨的特征分析[A];2004年广西气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4年
9 刘贵萍;李丽;刘烈霜;;2005年7月8-14日中尺度对流系统和贵州暴雨的分析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灾害性天气系统的活动及其预报技术”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马吉红;;一次江淮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数值模拟与诊断分析[A];全国中尺度气象学术研讨会摘要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岩瑛;祁连山地区降水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常越;南方暴雨的气候特征以及触发、维持机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3 廖荣伟;中国东部季风湿润区大气水分收支特征的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1年
4 沈武;双涡旋自组织现象和台风暴雨预测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5 李峰;夏季亚洲中高纬度地区阻塞高压与中国强降雨的关系及其活动机理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5年
6 蒋国荣;全球增暖背景下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特征变化及其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杨明珠;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亚洲主要降水区的影响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运成;川北“05.7.18”大暴雨的湿Q矢量诊断分析[D];兰州大学;2006年
2 刘志雄;“98.6”华南暴雨过程中干侵入的影响及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2年
3 王建鹏;西北地区沙尘暴天气过程的中尺度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气象学院;2003年
4 王巍巍;气旋性降水与台风性降水的数值模拟及特征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5 林两位;2004年“艾利”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6 刘汉华;0509号“麦莎”台风暴雨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7 刘佳;一次西南地区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8 王莉萍;一次冷涡暴雨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9 王淑云;干侵入在环渤海地区秋季暴雨中的作用[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10 万明波;“0504”沙尘暴个例诊断分析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晓松 董峻;“厄尔尼诺”今夏要来[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记者 郭起豪;《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出台[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张永红 葛徽衍;天气预报中的逻辑学和哲学问题[N];中国气象报;2003年
4 林英;我国将加强防御极端天气灾害研究[N];光明日报;2007年
5 邓志华白春妮;江西天津两地政府发文 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N];中国气象报;2007年
6 记者 林琳;一月大雪为何频频光顾我国[N];中国气象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李晔 通讯员 战峰;圣婴春夏可能添乱[N];中国气象报;2002年
8 谌芸 庄平 郁珍艳;中尺度对流性天气诊断项目启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9 郑彬;我国重大气候灾害预测达到预期目标[N];科技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任意;高原女儿的科技梦想[N];经济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