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春季降水和冷空气活动对南海夏季风建立的作用
【摘要】:关于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机理,包括以下几种观点:青藏高原的热力和机械强迫作用(吴国雄、张永生,1998;吴国雄、张永生,1999;张艳、钱永甫,2002;宋正山等,2002)[14-17];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对流加热作用(张耀存、周天军,2002;刘屹岷、陈仲良等,2003a;刘屹岷、陈仲良等,2003b)[18-20];海温的影响(赵永平、陈永利,2000;江静、钱永甫,2002;梁建茵等,2002;黄荣辉、顾雷等,2005)[21-24];热带的强迫,主要指大气环流季节变化背景下的季节内低频振荡(吴国雄、张永生,1999;穆明权、李崇银,2000;林爱兰,1998)[15][25-26];中纬度的触发作用(Chang和Chen,1995;Ding和Liu,2001;Chan等,2000)[27-29]。丁一汇、李崇银、何金海等总结认为[2]:海陆热力差异的季节演变是基本因子,海温与青藏高原的热源是一种区域性直接导致或增强季风爆发的因子,中纬度的扰动,热带天气系统和低频振荡是重要的触发因子。关于中纬度的触发作用,已有研究表明(Chang和Chen,1995;Ding和Liu,2001;Chan等,2000)[27-29],与初夏雨期爆发有关的中纬度锋系本身是南海夏季风爆发的一种触发机制。我们知道,华南开汛期(气候平均为4月中旬)早于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气候平均为5月中旬),综合这一现象和上文所述研究成果引发出这样的问题:华南前汛期第一阶段的锋面降水和南海夏季风爆发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如果存在联系,其物理过程如何?为此,本工作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研究结果表明:(1)季节转换期间南海地区大气热力结构、动力结构的配置具有独特性,与东亚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受来源于中纬度冷空气影响有关。(2)在爆发偏早(晚)年,200hpa以下对流层温度经向梯度逆转较早(晚),并且有(无)从上往下逐渐传播的变化趋势。这与冷空气活动、降水情况密切相关。(3)南海夏季风爆发偏早(晚)年,华南春季冷空气活跃(不活跃),降水偏多(少)。(4)综合有关文献及本工作分析,得到一个关于冷空气活动、华南锋面降水与夏季风爆发之间关系的物理概念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