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气候系统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摘要】:应用中国黄土高原7省51个代表性气象站1961~2000年主要气象要素观测资料、1956~2000年黄土高原中部主要河流的年径流量和土壤水分资料,采用EOF和其他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了全球气候变化下黄土高原气候系统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中国黄土高原年平均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以每年0.026℃/a的速度上升,增温速度大于全国同期增温速度;年降水量和植物生长季降水量均呈递减的趋势,年降水量递减率为-2.095mm/a,递减率高于全国同期值;年平均气温和夏季平均气温变率呈增大趋势;黄土高原中部7条主要河流径流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年河流径流量以每年0.4851*108m3/a的速度下降。作物生长期土壤湿度下降,干旱存在加重的趋势。气候生产力呈下降趋势;未来“暖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有利,平均增产幅度为5.9%,而“冷湿型”气候对作物生产最不利,平均减产幅度为6.3%。黄土高原气候暖干化导致土壤含水量下降,风沙加大,植物存活率降低,植被覆盖率下降,地表土质更趋疏松,是黄土高原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