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区不同下垫面温度的观测和分析
【摘要】:为了探索北京不同下垫面温度变化的特征,给天气预报尤其是短时天气预报提供,北京早在1999年就在官园和紫竹院建立自动气象站,对不同环境地表温度进行对比观测。本文取紫竹院自动观测站为例进行分析。该站设有百叶箱,温度传感器均采用铂电阻探头。百叶箱外1.5m处放置铂电阻探头测箱外温度(接近人们的体感温度)。建立了四种30cm×30cm不同特殊地表观测区,从北到南分别为水泥地、草地、黄土地、柏油地面。目前已经积累了5年资料,本文采用1999~2001年6~8月上述四种不同下垫面地表温度和气温(1.5m百叶箱温度)以及百叶箱外的温度(简称箱外)进行分析,探索其变化特征。
|
|
|
|
1 |
江南;;摄影术的演变[J];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2011年06期 |
2 |
;[J];;年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