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连童;黄荣辉;;华北地区降水、蒸发和降水蒸发差的时空变化特征[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6年03期 |
2 |
黄真,陶诗言;亚洲南部夏季风区在夏季风暴发前后风场的季节变化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1986年02期 |
3 |
智协飞,朱乾根,雷兆崇;印尼—澳大利亚北部低频夏季风活动及其与南北半球环流的联系[J];热带气象学报;1990年04期 |
4 |
杨梅学,姚檀栋,Ken'ichiUENO;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北坡夏季风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J];冰川冻土;1999年03期 |
5 |
孙颖,丁一汇;1997年东亚夏季风异常活动在汛期降水中的作用[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3期 |
6 |
朱乾根,胡江林;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大气环流和亚洲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3年02期 |
7 |
冯志强,陈蓉;夏季风建立期间低层流场的变化及其与中国雨带活动的关系[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
8 |
冯晓伟,孙照渤;ENSO对东亚夏季风强度的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
9 |
宇如聪,张明华,俞永强,刘屹岷;长江流域夏季降水及其与海温的滞后相关(英文)[J];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年02期 |
10 |
唐民;吕俊梅;;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异模态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关系[J];气象;2007年10期 |
11 |
廖雪萍;覃志年;何慧;欧艺;;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对广西气候的影响[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年03期 |
12 |
任保华;郑建秋;杜建伟;;一种基于整层水汽通量的南海夏季风爆发指数[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年04期 |
13 |
陈晓红;胡雯;周扬帆;郑苏明;余金龙;;2007年汛期淮河流域连续性大暴雨TBB场分析[J];气象;2009年02期 |
14 |
卢爱刚;;半个世纪以来黄土高原降水的时空变化[J];生态环境学报;2009年03期 |
15 |
刘丽;曹杰;何大明;胡金明;;中国低纬高原汛期强降水事件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成因研究[J];大气科学;2011年03期 |
16 |
张云瑾,冉茜;云南夏半年低层风场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4期 |
17 |
王宝鉴,李栋梁,黄玉霞,王劲松;东亚夏季风异常与西北东部汛期降水的关系分析[J];冰川冻土;2004年05期 |
18 |
王学锋;郑小波;黄玮;杨鹏武;周德丽;;近47年云贵高原汛期强降水和极端降水变化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11期 |
19 |
徐国钧,谭本馗,余雄鹏,王耀;关于我国夏季风特征的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5年03期 |
20 |
毛天松,许乃猷,徐启春;北太平洋海温距平对6月长江中下游夏季风影响及其机制的分析[J];热带气象学报;1988年0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