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典型层状降水云系物理概念模型研究——020405低槽冷锋降水云系多尺度结构观测分析
【摘要】:正 1 引言人工影响天气的对象是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及其伴随的云降水(雹)过程中某些合适的中、小尺度云降水结构。大范围层状云系降水是我国北方各省开展人工降水的主要对象,这些云和降水是在天气尺度或中间尺度大气过程背景下发展的,并受到它们的制约,具有复杂的多尺度结构特征。通过综合观测,建立不同地区典型降水云系宏微观物理概念模型,对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科学水平和降水定量预报准确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美国华盛顿大学P.V.Hobbss主持“CYCLE计划”对中纬度气旋云系中尺度和微物理结构进行了综合观测研究,系统地研究了中纬度锋面气旋中尺度结构、动力学特点与微物理过程相互制约关系,建立了不同中尺度雨带的分布结构等概念。
|
|
|
|
1 |
王跃祖;浅谈季节性降水云系的观测[J];新疆气象;1989年10期 |
2 |
杨忠义;一次锋前暖区降水云系宏微观特征分析[J];山东气象;1994年01期 |
3 |
程锦霞;胡燕平;惠付梅;王颖;殷广亚;董羽仑;单铁良;;漯河市降水量与降水云系的关系[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7年S1期 |
4 |
刘淑媛,郑永光,王洪庆,吴庆丽;1998年6月28日~7月2日淮河流域暴雨分析[J];气象学报;2002年06期 |
5 |
王黎俊;景拉萍;王恒;;黄河上游河曲地区人工增雨作业雷达资料的应用分析[J];青海气象;2007年01期 |
6 |
王旭;唐淑娟;;TIROS-N/NOAA AVHRR资料在大降水个例中应用的一种尝试[J];新疆气象;1991年08期 |
7 |
王敏仲;于坤;;浅析塔克拉玛干沙漠降水云系特征及演变规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
8 |
叶惠明,张凤英,冉茂农,朱小祥,李桂芝;1991年6月江淮持续暴雨的云系特征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3年03期 |
9 |
杨旭;周德平;苏景宝;;辽宁人工增雨示范区降水云系与降水量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
10 |
陶诗言;冬季由印缅来的低槽对于华南天气的影响[J];气象学报;1953年01期 |
11 |
陈争旗,许新田,贾玲,宁志谦;陕西省春秋季一般性降水天气预报模型及飞机人工增雨作业区域选择[J];陕西气象;2005年05期 |
12 |
汪礼顺;人工降雨与防洪[J];发明与革新;2000年02期 |
13 |
孙国武,刘东汉,付恒亮;中亚低压(低槽)的统计分析[J];气象;1987年08期 |
14 |
迟竹萍,边道相;山东省冬春季低槽降水云系云水资源分析[J];山东气象;2002年01期 |
15 |
钟敏;吕达仁;杜秉玉;;9914号台风降水云系雨强的三维结构初探[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16 |
李静;肖子牛;刘奇俊;马占山;;基于MODIS和Cloudsat云产品分析降水云系特征[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
17 |
刘娟;应用乌拉尔山低槽做十月份中期降水预报[J];山东气象;1986年03期 |
18 |
顾震潮;论环流年变与环流基本性质[J];气象学报;1953年03期 |
19 |
陈楠;宁夏适宜人工增雨作业天气条件分析[J];气象;2005年08期 |
20 |
阿尼尔;沈慧群;周海英;;东疆北部巴里坤一次暴雨天气过程分析[J];科技资讯;2008年2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