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急流对0212号台风“北冕”后部暴雨影响的分析和数值试验
【摘要】:本文首先用实测资料分析了0210号“北冕”台风造成福建大暴雨过程的环流形势和物理量场特征,指出低空偏南风急流的北抬和加强为远离风暴中心的福建东南沿海大暴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和动力条件。然后用中尺度模式(MM5)模拟分析了低空偏南风急流强度变化对本次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强度变化对福建东南部的暴雨落区及强度有很大影响。
|
|
|
|
1 |
胡欣,徐国强,苏华;急流对海河南系一次特大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J];气象;1999年07期 |
2 |
杨宇红;沈新勇;林两位;寿绍文;;0418号台风艾莉暴雨成因分析[J];气象;2006年07期 |
3 |
黄文根,邓北胜,熊廷南;一次台风暴雨的初步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1997年02期 |
4 |
王春红,蒋全荣;一次华南低空急流和暴雨过程的对比数值试验[J];高原气象;1996年03期 |
5 |
闫之辉,田华;1998年6月下旬长江中下游强降水过程成因分析[J];应用气象学报;2002年06期 |
6 |
沈华平;;厦门一次连续性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7年S2期 |
7 |
刘爱鸣,刘铭,林毅;低空急流对0212号台风“北冕”后部暴雨影响的分析和数值试验[J];台湾海峡;2004年01期 |
8 |
董加斌;;一次秋季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J];浙江气象;1991年04期 |
9 |
胡伯威;准平衡次天气尺度低空急流附近的地转偏差[J];大气科学;1988年01期 |
10 |
陈贵川;沈桐立;何迪;;江南丘陵和云贵高原地形对一次西南涡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J];高原气象;2006年02期 |
11 |
黄安丽
,高坤;对流层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的动力学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82年03期 |
12 |
王强;朱平;王邦中;蒋瑞宾;;黑河地区夜间低空急流和冷泄流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1995年03期 |
13 |
陈静,李川,谌贵珣;低空急流在四川“9.18”大暴雨中的触发作用[J];气象;2002年08期 |
14 |
刘志刚;胡好莉;;2005年7月16日讷河暴雨分析[J];黑龙江气象;2008年02期 |
15 |
张柽柽;胡明宝;邓少格;程婷;;利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暴雨与低空急流关系的分析[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1年01期 |
16 |
杨义碧;;日本近年来关于梅雨结构和机制的研究[J];气象科技;1974年07期 |
17 |
L.W.尤西林尼;D.R.约翰森;高良成;;对流层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和强对流风暴发展的关系[J];气象科技;1980年S4期 |
18 |
孙淑清;东亚大尺度低空急流的背景流场与东半球的越赤道气流[J];气象学报;1986年01期 |
19 |
黎清才;一次天气尺度低空湿急流的分析[J];山东气象;1987年01期 |
20 |
斯公望;东亚梅雨锋暴雨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199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