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初始强迫风场的改进
【摘要】:本文首先结合观测的海表温度距平(SSTA)对925hPa 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与FSU风场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利用925hPa 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替代FSU风场资料对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简称ZC耦合模式)的初始强迫风场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925hPa NCEP/NCAR再分析风应力距平(以下简称NCEP风应力距平)较FSU风应力距平与观测的SSTA匹配更为合理。NCEP风应力距平不仅较FSU风应力距平对ZC海洋模式初始化的效果好,尤其在90年代更为显著,而且以NCEP风应力距平替代FSU风应力距平作为ZC耦合模式的初始强迫风场,提高了该耦合模式的预报能力,可以提前6~8个月成功地预报出1997/1998 EI Nino事件。
|
|
|
|
1 |
梅丽明,陈宗镛;黄、东海沿岸海面低频振动对大气强迫力的响应[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8年04期 |
2 |
缪启龙,周家翔,董亚非;南海海面风应力特征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1993年01期 |
3 |
徐启春,王志联,刘秦玉;北太平洋风应力场变异规律及其与黑潮大弯曲和El—Nino的联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3期 |
4 |
刘凤树;黑潮和风应力对东中国海环流的作用[J];海洋科学;1985年03期 |
5 |
陈冠惠;风对福建中部沿岸春、夏季水文结构和上升流的影响[J];海洋科学;1991年04期 |
6 |
王乐民,赵鸣;六层斜压有地形的全球海洋环流数值模拟(二)[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
7 |
杨劲松,黄韦艮,周长宝;海面风应力和海面阻力系数的星载SAR遥感测量[J];自然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
8 |
潘玉萍,闵锦忠,沙文钰;COARE算法中3种海面空气动力粗糙度方案的比较[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5年03期 |
9 |
陈华;潘维玉;江志红;闵锦忠;;西风应力的纬向变化对热带海气耦合过程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0 |
李坤平;渤海低频水位振动谱[J];海洋学报(中文版);1984年04期 |
11 |
刘凤树,于克俊;风应力涡度和边界力对东中国海环流的效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
12 |
袁叔尧,邓九仔;南海东北部夏季逆风流数值模拟[J];海洋与湖沼;1997年02期 |
13 |
李大鸣;徐亚男;宋双霞;解以扬;吴丹朱;何乃光;;波浪辐射应力在渤海湾海域对风暴潮影响的研究[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0年03期 |
14 |
李克让,林贤超,吴忠祥;太平洋风应力平均场的特征[J];地理学报;1996年01期 |
15 |
郭小钢,靖春生,李立;南沙群岛海域风场特征——卫星散射计观测资料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03年04期 |
16 |
胡瑞金,刘秦玉,武术;北印度洋越赤道经向翻转环流的年际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
17 |
岳彩军,陆维松,李清泉;初始强迫风场对Zebiak-Cane海气耦合模式预报能力的影响研究[J];热带气象学报;2005年05期 |
18 |
张述竹,盖伊·梅多斯;应用非定常EKman模式倒置推算风应力的量值[J];海洋预报;1984年02期 |
19 |
李心铭,钱清瑛;南海的季节与年平均风应力[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20 |
俞永强,Antoine Izard,张学洪,郭裕福;IAP/LASG海洋环流模式对风应力的响应[J];大气科学;2001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