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植被治理与植被退化对区域降水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
【摘要】:针对陕北地区一次区域性降水个例,运用中尺度模式MM5V3—5进行了陕北地区植被治理和退化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植被生态治理后,能够使区域的平均降水量增加,使地表净盈余水分7.6%;植被退化使降水量减少,地表亏失水分3.6%。植被变化对降水的影响有热力和动力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植被改善后,地气之间的热通量增大,地表对大气的增温作用增强,使低层大气更趋于不稳定;另一方面,植被改善增大了地表的非均一性,能够激发出一定强度的局地次级环流叠加于天气尺度系统上。这两种作用,使系统加深并发展,增加到达地面的降水量。植被退化则产生与上述相反的作用,导致局地降水量的减小,使地面进一步干旱化。
|
|
|
|
1 |
罗哲贤;植被覆盖度对干旱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J];地理研究;1985年02期 |
2 |
周锁铨,陈万隆,徐海明,边巴次仁;青藏高原及其周围植被对夏季气候影响的套网格数值试验比较[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3 |
范广洲,吕世华;陆面植被类型对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J];高原气象;1999年04期 |
4 |
丁一汇,张晶,赵宗慈;一个改进的陆面过程模式及其模拟试验研究第二部分:陆面过程模式与区域气候模式的耦合模拟试验[J];气象学报;1998年04期 |
5 |
周锁铨,陈万隆;青藏高原植被下垫面对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1995年04期 |
6 |
罗哲贤,余晖;植被区面积对局地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J];甘肃气象;1995年02期 |
7 |
郭建侠,杜继稳,郑有飞;MM5 V3.5模式对陕北地区中尺度系统的模拟能力试验[J];气象;2003年09期 |
8 |
范广洲,吕世华,罗四维;西北地区绿化对该区及东亚、南亚区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98年03期 |
9 |
吕世华,陈玉春;西北植被覆盖对我国区域气候变化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99年03期 |
10 |
张耀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气候效应的数值研究[J];气象科学;1994年02期 |
|
|
|
|
|
1 |
鲍艳;吕世华;陆登荣;侯瑞卿;;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I: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模拟[J];冰川冻土;2006年02期 |
2 |
鲍艳;吕世华;左洪超;侯瑞卿;;RegCM3模式在西北地区的应用研究Ⅱ:区域选择及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J];冰川冻土;2006年02期 |
3 |
焦峰;温仲明;焦菊英;赫晓慧;;黄丘区退耕地植被与土壤水分养分的互动效应[J];草业学报;2006年02期 |
4 |
陈万隆,陈宇能,陈江;半干旱区非均匀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J];地理学报;1992年06期 |
5 |
林贤超,尹思明,李克让;华北平原下垫面荒漠化和绿化对气候的影响[J];地理学报;1993年06期 |
6 |
任瑾;子午岭森林植被的破坏与对流性降雨[J];地理研究;1992年01期 |
7 |
王志强,刘宝元,王晓兰;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天然锦鸡儿灌丛对土壤水分的影响[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
8 |
王胜;张强;卫国安;;降水条件下的典型干旱区陆面特征模拟验证[J];地球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
9 |
苏炳凯,赵鸣,任军芳;标量粗糙度对地气交换的影响[J];大气科学;1999年03期 |
10 |
汤剑平,苏炳凯,江静,赵鸣,潘益农,符淙斌;一个引入近地层的区域气候模式[J];大气科学;2001年02期 |
|
|
|
|
|
1 |
陈万隆,陈宇能,陈江;半干旱区非均匀下垫面对边界层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J];地理学报;1992年06期 |
2 |
罗哲贤;植被带宽度对局地环流及温度场影响的数值研究[J];地理学报;1994年01期 |
3 |
罗哲贤;植被覆盖度对干旱气候影响的数值试验[J];地理研究;1985年02期 |
4 |
罗哲贤;植被带布局对局地流场的作用[J];地理研究;1992年01期 |
5 |
季劲钧,苗曼倩;不均匀植被分布对地表面和大气边界层影响的数值试验[J];大气科学;1994年03期 |
6 |
吴勇,欧阳首承;中低纬过渡地区潜热影响下中尺度扰动的对称发展[J];大气科学;1995年05期 |
7 |
罗四维,李维京,汤筑强;青藏高原及其邻近地区反照率变化对5月东亚环流影响的数值对比分析[J];高原气象;1986年03期 |
8 |
颜宏;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格模式的设计——(一)数值模式的基本原理[J];高原气象;1987年S1期 |
9 |
颜宏,魏丽,陈玉春,李素华,李作芳,李兰萍,胡一红,仇理;地表反照率和土壤含水量的综合估算及其在地面加热场计算中的影响[J];高原气象;1987年S1期 |
10 |
刘晓东,罗四维,钱永甫;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198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