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对人体健康影响研究进展
【摘要】: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热浪成为世界范围内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事件,这使得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问题成为许多国际机构(如WHO、WMO、UNEP)和各国气象、环境和流行病等方面科学家关注的焦点。近年来世界各地热浪发生如此频繁,首要原因归结为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是近年来大多数科学家的共识。根据科学家们对近100多年来全球气温资料的分析,全球平均地面温度已升高了0.3~0.6℃,其中最暖的十几个年份发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2001年12月世界气象组织又发表监测公告,指出2001年全球地面温度是近百多年来仅次于1998年的第二个高温年。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化进程,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也有专家认为除了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以外,与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太阳辐射过强有很大关系。热浪对健康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多,由于人群死亡率的资料较发病率的资料相对较易获取,因此研究较集中于热浪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而其研究方法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指标法、时间序列方法和天气气候分型三类。研究热浪使用最多的指标是最高温度,当温度升高到某个临界温度,死亡明显增加。除了单要素的温度指标外,国内外还开发了许多组合指标,如体感温度、温湿指数或不适指数、相对气候指数、热指数等等。其中尤其以热指数使用最为广泛,美国国家天气局、加拿大、以色列等国家都使用热指数。而比较复杂的指数是基于人体热量平衡模型推导出的生物气象指标,如人体生理等效温度(PET)。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用于逐日天气特点和逐日死亡率资料比较分析,并被广泛用于建立其间的联系,因此常常被用来研究热浪与超额死亡率的关系。人体对热浪的反应是许多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非单个气象要素的作用。各要素组合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等于个别要素影响的线性叠加,而有可能是非线性的。前述指标法和时间序列方法的缺点是局限于表达线性关系。而评价天气与健康关系一个合适的方法就是对某地进行逐日天气分类,确定对人类健康有负面影响的高危险天气类型或者说是“侵入型”天气,在“侵入型”天气控制下的热浪天气和人类死亡率的增加存在直接的联系。热浪直接威胁到人体健康,热浪可分为日射型和热射型两种类型;热浪对人体健康最直接的影响是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升高;热浪具有周期性和偶发性的特点,热浪频发于每年夏季,但是热浪发生的区域、时间、频次和强度都是有变化的,这种变化在中纬度地区最大;热浪发生的季节早晚对健康的影响程度有差异;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还与城市生活状况、社会经济因素和预防干预措施等有关。热浪来临,人们可以有效地采用各种适应措施来大大地减少热浪对健康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