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研究
【摘要】:采用人工浮床法研究了野生稻、香根草和风车草3种湿地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作用。试验结果表明,3种植物在实验水体中均能较好的生长,并能有效降低水体总悬浮物和叶绿素a含量,香根草和风车草的效果比野生稻好。水体溶解氧浓度则先降低后迅速回升,并显著高于CK,其中以风车草的增氧效果最好。3种植物对水体中总氮和总磷均有良好的去除效果,野生稻、香根草和风车草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最大TN去除率分别为71.3%、82.3%和83.7%,最大TP去除率分别为74.9%、89.3%和85.6%。比较上述实验结果,3种湿地植物中风车草净化能力最强,香根草次之,野生稻最弱。
|
|
|
|
1 |
刘宇;臧淑英;;湖泊水质遥模型综述[J];民营科技;2011年03期 |
2 |
李宝林;王玉亭;张路增;;以浮游植物评价达赉湖水质污染及营养水平[J];水生生物学报;1993年01期 |
3 |
沈治蕊,卞小红,赵燕,吴云海,夏红;南京煦园太平湖富营养化及其防治[J];湖泊科学;1997年04期 |
4 |
陈尚,朱明远,马艳,李瑞香,李宝华,吕瑞华;富营养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围隔实验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6期 |
5 |
刘亚洁,张占忠;江西省临川市西湖水质富营养化评价[J];江西科学;2000年04期 |
6 |
饶群,芮孝芳;富营养化机理及数学模拟研究进展[J];水文;2001年02期 |
7 |
Jorma Kuparinen;Liisa Tuominen;马志华;;富营养化作用和自净作用:大尺度周期和流体动力过程的反作用[J];AMBIO-人类环境杂志;2001年Z1期 |
8 |
马经安,李红清;浅谈国内外江河湖库水体富营养化状况[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6期 |
9 |
王孟,邬红娟,马经安;长江流域大型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5期 |
10 |
裴洪平,郑晓君;引水后杭州西湖主要水质参数的因子分析[J];生物数学学报;2005年01期 |
11 |
仓恒瑾,许炼峰,李志安,任海;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最佳管理措施及其发展趋势[J];生态科学;2005年02期 |
12 |
苏玉萍,郑达贤,陈娜蓉,王家乐,林婉珍;环境因子对福建省山仔水库水华微囊藻生长的影响[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
13 |
卢少勇;金相灿;余刚;;人工湿地的氮去除机理[J];生态学报;2006年08期 |
14 |
黄萌;;富营养化对水生生态系统的污染生态效应[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0期 |
15 |
杨旭光;李文奇;周怀东;朱端卫;;河北YH水库不同季节中微囊藻毒素-LR与N、P之间的关系[J];湖泊科学;2007年02期 |
16 |
陈圆;马钦彦;王玉涛;康峰峰;田平;卢俊峰;;北京密云水库及入库径流水化学特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7 |
郑志鹏;;杜塘水库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及防治措施[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
18 |
刘连成;陈冶;杨湘奎;;扎龙湿地环境退化与保护对策[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年06期 |
19 |
;书海拾贝[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2期 |
20 |
吴代赦;熊卿;杜俊逸;;水产养殖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J];江西科学;200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