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低积累玉米品种的筛选
【摘要】:选择四川省射洪县玉米示范区的21个玉米品种,研究籽粒As、Hg、Cu、Zn、Cd、Cr、Pb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差异,从而筛选出籽粒重金属低积累的玉米品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重金属含量均不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NY861—2004)。为了获得适合于我国大部分中、低度重金属污染农田的安全可食用品种,降低籽粒重金属超标的风险,筛选获得不同重金属低积累的18个品种。由于土壤重金属污染大都表现为复合污染,选择可食用部分对多种重金属具有抗性的玉米品种,更有力地保证玉米的安全性。运用综合评价指数法,最终筛选出金玉308、雅玉10、正红311、蓉单8、东单60、126115、川单418作为籽粒重金属低积累的玉米品种。
|
|
|
|
1 |
;新的多穗玉米热[J];辽宁农业科学;1976年Z2期 |
2 |
罗畔池,刘克明,杨明一;玉米品种小斑病抗性鉴定[J];中国种业;1983年01期 |
3 |
菊;;国内最好的高赖氨酸玉米品种——中单206[J];种子科技;1986年02期 |
4 |
王海峰;;竖叶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1992年02期 |
5 |
张良华;苗国平;;紧凑型玉米品种掖单13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最佳配合的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1993年05期 |
6 |
张玉宝,王润霞,王秀文;粮草型玉米品种试验[J];黑龙江畜牧兽医;1994年08期 |
7 |
马秉元,李亚玲,龙书生,李多川;陕西省玉米品种抗病性研究进展与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1997年05期 |
8 |
张建益,王天明,杨兰英;目前影响我省玉米品种更新更换的问题与对策[J];种子科技;1998年06期 |
9 |
李如平;;加大科技力度 实现玉米增产[J];农家科技;1999年01期 |
10 |
隋文志,卢林纲,钟鄂荣,唐颖,卢明锋,王焱,林琳,李久蒂,李永兴;玉米品种和氮肥对联合固氮工程菌Enterobacter gergoviae-7接种效应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0年03期 |
11 |
王宏伟,解立杰,张胜;优质高产抗病玉米品种DK656[J];种子;2002年03期 |
12 |
乔东明;优良玉米品种——濮单6号[J];天津农林科技;2004年06期 |
13 |
张凤磐;四密25玉米品种[J];吉林农业;2005年04期 |
14 |
许崇香;王红霞;左淑珍;王玲苹;徐建文;;中早熟玉米品种淀粉积累规律的研究[J];玉米科学;2005年04期 |
15 |
;我国农业专家为玉米创建“指纹”[J];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年01期 |
16 |
王艳芳;李红;张立军;马兴林;关义新;;春玉米籽粒灌浆期IAA对淀粉积累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6年03期 |
17 |
杜学林;邢光耀;;不同玉米品种对弯孢霉叶斑病的抗病性研究[J];玉米科学;2006年03期 |
18 |
张振文;李开绵;许瑞丽;;灰关联聚类法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
19 |
蔡鑫茹;刘广新;焦仁海;;近红外光谱仪测定玉米子粒淀粉含量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
20 |
霍志军;王振华;潘晓琳;李文华;姚文秋;吴爽;;黑龙江省玉米品种品质现状分析[J];玉米科学;2006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