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类高C/N原料厌氧产甲烷条件初探
【摘要】:厌氧发酵中高C/N类原料由于氮素缺乏,过剩的碳易造成有机酸大量累积,pH下降,发酵受阻。该文对秸秆类高C/N有机原料的正常产甲烷条件进行了研究。首先以葡萄糖配水为底物,选取C/N、碱度、接种量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C/N对产气量、产甲烷影响不显著,高C/N原料在合适的接种量和碱度条件下,不需调节C/N即可正常厌氧产甲烷,在初始碱度为3400mg/l,接种量为21gVSS/l时获得最大产气量。进一步以稻秸为原料,研究了粒度和初始碱度对发酵产甲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3cm粒度产气效果最佳,粗粒度(5cm)和较细粒度(0.2cm)产气量均有下降,特别是0.2cm试验组15d累积产气量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初始碱度为3200mgCaCO3/l的试验组产气效果最佳,说明高C/N原料发酵对初始碱度要求较高,但过多的碱度添加也会因阳离子过高抑制产气。
|
|
|
|
1 |
李光伟;刘和;云娇;李秀芬;陈坚;;应用T-RFLP技术研究五氯酚对好氧颗粒污泥中细菌组成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年04期 |
2 |
付胜涛;于水利;严晓菊;付英;;剩余活性污泥和厨余垃圾的混合中温厌氧消化[J];环境科学;2006年07期 |
3 |
赵杰红;张波;蔡伟民;;温度对厨余垃圾两相厌氧消化中水解和酸化过程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6年08期 |
4 |
张波,史红钻,张丽丽,蔡伟民;pH对厨余废物两相厌氧消化中水解和酸化过程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
5 |
吴江;徐龙君;谢金连;;碱浸泡预处理对固体有机物厌氧消化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
6 |
盛凯;张衍林;;我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可持续发展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
7 |
李国学,李玉春,李彦富;固体废物堆肥化及堆肥添加剂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年02期 |
8 |
史红钻,张波,蔡伟民;pH对厨余垃圾发酵产酸特性影响的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
9 |
李连华;马隆龙;袁振宏;刘晓风;廖翠萍;;农作物秸秆的厌氧消化试验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
10 |
韩鲁佳,闫巧娟,刘向阳,胡金有;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J];农业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
|
|
|
|
|
1 |
倪兆奎;李跃进;王圣瑞;金相灿;储昭升;;太湖沉积物有机碳与氮的来源[J];生态学报;2011年16期 |
2 |
张书颖;谢曙光;;菲厌氧降解对细菌和古细菌群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