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放管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
【摘要】:缩放管换热器在现代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设备供热系统中被广泛应用。缩放管是该换热器的一个关键性部件。本文针对缩放管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细小裂纹等失效现象。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缩放管换热器在内压作用下的应力分布规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光管加工成缩放管换热器后,在波峰过渡处与波谷过渡处均产生了较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应力出现在波谷过渡处附近,比相应条件下光管中的应力大许多,且在管的厚度方向有应力梯度存在。通过分析指出影响缩放管管上最大应力强度值的因素,并得出最大应力强度值最小时的优化波形,为实现缩放管换热器的最优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思路。
|
|
|
|
1 |
张克铮,陈世醒,张强;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开发与研究(Ⅱ)——低粘度流体的中试研究[J];抚顺石油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2 |
王世平,廖西江,邓颂九,谭盈科;锯齿形翅片管强化冷凝给热的实验研究及其准则方程[J];工程热物理学报;1984年04期 |
3 |
邱广涛,丰艳春;波纹管式换热器(一)——起源、现状与发展[J];管道技术与设备;1998年01期 |
4 |
王元文;管壳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J];广东化工;2005年03期 |
5 |
郑康民;邓颂九;;沸腾传热表面多孔管抗垢性能的研究[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87年01期 |
6 |
方书起,祝春进,吴勇,牛青川,赵银峰;强化传热技术与新型高效换热器研究进展[J];化工机械;2004年04期 |
7 |
王乐龙,马晓驰,邱锋,,智永平,裴有福,刘锦阳;折流杆换热器在压缩机级间冷却上的应用[J];化工机械;1996年04期 |
8 |
吴金星,董其伍,刘敏珊,魏新利;纵流式换热器的结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2年05期 |
9 |
黄功浩,崔乃瑛,陆应生,谭盈科,邓颂九;插入物强化管内单相流体传热的研究[J];化工学报;1983年01期 |
10 |
王国庆,谭盈科,王世平,崔乃瑛;机械加工表面多孔管降膜沸腾传热的研究[J];化工学报;1990年01期 |
|
|
|
|
|
1 |
陈颖,邓先和,丁小江;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Ⅱ) 结构优化[J];化工学报;2004年11期 |
2 |
陈颖,邓先和,丁小江,王杨君,李志武;强化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J];化工学报;2004年09期 |
3 |
陈颖,邓先和,丁小江;缩放管内湍流对流换热(Ⅰ) 场协同控制机理[J];化工学报;2004年11期 |
4 |
王建国,徐志明,周立群,杨善让;缩放管污垢性能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5年04期 |
5 |
邓先和,罗运禄,邓颂九;壳程流体纵向冲刷型高效气-气管壳式换热器的传热与流阻性能的研究[J];化工学报;1991年02期 |
6 |
洪蒙纳;邓先和;黄阔;李志武;;缩放管内间隔插入旋流片的复合强化传热[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
7 |
靳遵龙;董其伍;刘敏珊;张富强;;缩放管结构优化数值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04期 |
8 |
詹海波;张仲彬;邵天成;徐志明;董新;;缩放管流动阻力与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9 |
张仲彬;徐志明;张兵强;;缩放管传热与污垢特性的实验研究[J];化工机械;2008年02期 |
10 |
李喜玉;邓先和;陈庆辉;;缩放管内带衰减性自旋流的复合强化传热研究[J];化学工程;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