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培肥处理对采煤塌陷土地复垦不同年限土壤熟化的影响
【摘要】:研究不同培肥处理对晋城煤矿塌陷区复垦土壤熟化效果,结果表明:经过三年玉米、小麦轮作,各施肥处理对复垦土壤有机质、养分、微生物量碳氮以及土壤酶都有一定地提高作用,但是对复垦土壤熟化程度有所不同;在各施肥处理施入氮、磷养分相同情况下,化肥+有机肥+菌肥处理效果最显著,全N、P增加了35.9%、39.8%,速N、P增加了22.5%、50.9%,有机质增加了25.3%,微生物量碳、氮增加了39.9%和54.2%,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转化酶和脲酶的增量分别达到了20.9%、50.0%、12.8%、25.8%,其余培肥处理的效果为:化肥+有机肥有机肥化肥对照。
|
|
|
|
1 |
郑林华,陈德松;灾后农田复耕培肥措施[J];福建农业;1999年03期 |
2 |
胡新元,杨生茂,郭天文;新建节能日光温室土壤特点及培肥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1年01期 |
3 |
李鼎新,汪美玲,曹美英;杏子河流域坡耕地的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措施[J];中国水土保持;1984年07期 |
4 |
刘春生,曹正梅,李红光,许博,吴子一;不同培肥措施对潮土酶活性影响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
5 |
杨人蒸,吴细平,习三妹,黄金荣,叶新根;松山镇土壤肥力调查监测结果分析及培肥措施[J];江西农业科技;1998年05期 |
6 |
周琰;马合甫热提·艾买提;;泽普县土壤养分状况与科学培肥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2006年04期 |
7 |
曹若梅;高产田的土壤肥力性状及其培肥措施的调查研究[J];土壤通报;1982年04期 |
8 |
侯宗贤;新疆耕地土壤肥力及有效培肥措施[J];新疆农业科技;1992年01期 |
9 |
王雪冲;盐城东部地区棉粮高产田的肥力特性及培肥措施[J];土壤;1981年05期 |
10 |
张玉铭,胡春胜,毛任钊,张佳宝,朱安宁;河北栾城县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状况与调控[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年04期 |
11 |
关连珠,颜丽,金耀青,宋国恒,张中原,佟士儒;辽宁省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状况的宏观分析及调控对策[J];土壤通报;1994年S1期 |
12 |
张苇;福安市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培肥措施[J];福建农业科技;1994年04期 |
13 |
钱剑峰,王红;二十年来无锡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培肥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03年04期 |
14 |
;虺城店大队的土壤肥力普查和培肥措施[J];土壤肥料;1974年01期 |
15 |
朱和明;中低产田培肥措施探讨[J];新疆农垦科技;1991年04期 |
16 |
朱华龙,王丹,刘明,张新生;桂林市不同类型稻田土壤养分现状及培肥对策[J];广西农业科学;2003年05期 |
17 |
白洪青;周云娥;;德清县早园竹林土壤质量调查与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
18 |
崔俊嫣,宋红阳,杨伟奇,张中原,刘玉盛,张志堂;沈阳市农田土壤养分肥力现状与培肥对策[J];土壤通报;1996年01期 |
19 |
肖海涛,孙吕林,陈国德,姜国华;平原高沙土有机质积累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5期 |
20 |
胡续丽;张振和;任春梅;谢加义;张文芹;;盘锦地区耕地土壤养分情况简述[J];垦殖与稻作;2006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