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咸水灌溉条件下环境因子动态变化的预测
【摘要】:系统引进SWAP2.0模型,预测了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动态、作物生长及产量等环境因子的动态变化,试验地点为内蒙古河套灌区红卫田间试验区,引用黄河水和高矿化度地下水混合进行灌溉。微咸水灌溉期间,土壤盐分增加,在合理的黄河水秋浇灌溉后,土壤盐分降到微咸水灌溉前的水平,土壤盐分年度内保持了动态平衡。微咸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长势及产量基本不受影响.微咸水灌溉不会造成环境恶化。这一结论在SWAP模型模拟结果中也得到了证实,建立的SWAP模型可以用来对试验区微咸水灌溉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报,为河套灌区发展微咸水灌溉打下基础。
|
|
|
|
1 |
王卫光,王修贵,邹朝望,杨树青;黄河河套灌区咸水灌溉试验研究[J];人民黄河;2004年10期 |
2 |
董美荣,韩家政,王殿刚;白菜咸水灌溉试验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0年06期 |
3 |
赵春林,张彪,郭培成;汾河三坝灌区浅层咸水利用的试验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
4 |
尉宝龙,邢黎明,牛豪震;咸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1999年03期 |
5 |
郭永辰;;科学利用咸水 实现产量翻番[J];中国水利;1990年03期 |
6 |
刘世卫,卢玉;黄瓜咸水灌溉试验资料分析[J];水利水电技术;1998年11期 |
7 |
王仰仁,康绍忠;基于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咸水灌溉制度确定方法[J];水利学报;2004年06期 |
8 |
陈秀玲;利用咸水抗旱增产[J];水利水电技术;1981年05期 |
9 |
;REF-16型咸水灌溉处理技术[J];江苏水利;2007年12期 |
10 |
郭永辰,陈秀玲,高巍;咸水与淡水联合运用的灌溉策略[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0年S1期 |
11 |
肖庸;埃及以色列和美国联合研究用咸水灌溉瓜菜[J];水利水电技术;1987年09期 |
12 |
陈秀玲;郭永辰;宋文;;咸水灌溉的水管理[J];海河水利;1988年05期 |
13 |
尉宝龙,赵生义,牛豪震,邢黎明,张小明;咸水灌溉土体盐分变化的试验研究[J];山西水利科技;1997年02期 |
14 |
尹美娥;咸水灌溉下的土壤水盐运动规律[J];水利水电技术;2000年07期 |
15 |
韩锦文;;咸水灌溉的调查分析[J];海河水利;1983年01期 |
16 |
陈秀玲;利用咸水灌溉抗旱增产[J];中国水利;1995年07期 |
17 |
张葆兰;;内蒙古河套灌区小麦、葵花、甜菜咸水灌溉条件下的作物耐盐度试验研究[J];内蒙古水利;2009年02期 |
18 |
赵清,陆朝阳,申士彦,董彬;咸水灌溉高冰草试验研究[J];节水灌溉;1998年06期 |
19 |
杨从会;王立洪;胡顺军;;咸水膜下滴灌对棉花品质和产量的影响[J];人民黄河;2010年02期 |
20 |
蒋正萍,岳德坤;同步码分多址技术及应用展望[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