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表塌陷区的数字地面摄影测量监测技术
【摘要】:运用高分辨率数字摄影机,获取采矿地表塌陷区的数字影像像对,利用在现场布设的像控点建立DLT算法模型,计算出描述塌陷区形态的一系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构建矿区地表原始地形DTM(数字地面模型)和塌陷区现状DTM,将两个DTM进行复合分析、计算出塌陷区的具体形态特征参数如形状、深度、体积等,结果表明这一技术是快速可靠的。
|
|
|
|
1 |
盛业华,闫志刚,宋金铃;矿山地表塌陷区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监测技术[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
2 |
栾元重;范玉红;王永;葛仁华;张东;;塌陷区地形分形生成方法与应用[J];地球信息科学;2006年04期 |
3 |
黎来福;王秀丽;;SPOT-5卫星遥感数据在煤矿塌陷区监测中的应用[J];矿山测量;2008年02期 |
4 |
邱丹丹;李先福;;基于多源信息的大冶铁矿塌陷监测方法研究[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
5 |
何诚;冯仲科;;GPS RTK联合全站仪在唐山煤矿塌陷区测图中的应用与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年01期 |
6 |
李惠娣,杨琦,聂振龙,张光辉,尚海涛;土壤结构变化对包气带土壤水分参数的影响及环境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2002年06期 |
7 |
寇新建,何瑶民,曾卓乔,宋计棉,陈正阳;摄影测量与金属矿地表移动监测[J];矿冶工程;1995年03期 |
8 |
张发旺,侯新伟,韩占涛,杨会峰,宋亚欣;采煤塌陷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效应及保护技术[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03期 |
9 |
胡海峰,何万龙,康建荣;采煤塌陷区土地破坏面积和破坏程度的预测[J];矿山测量;2001年03期 |
10 |
梁双华;王昌举;;基于ArcView的徐州塌陷区数字高程模型的创建与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04期 |
11 |
;专业测绘与工程测量[J];测绘文摘;2008年03期 |
12 |
何才华;;贵州喀斯特环境的几个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2期 |
13 |
吕泽坤;郭建强;卢志明;;新疆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的地质景观特征——兼议申报世界地质公园[J];四川地质学报;2007年03期 |
14 |
王京卫;;一种煤矿塌陷区数字地形图的预计更新方法[J];测绘科学;2010年01期 |
15 |
梁亚红,王贵成;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煤矿塌陷区管理[J];河南地质;1999年02期 |
16 |
汪金花;赵林;李军帅;;城市采沉区次生湿地生态治理GIS系统空间数据组织[J];金属矿山;2010年10期 |
17 |
;矿业废弃地植被恢复中的基质改良[J];生态学杂志;1996年02期 |
18 |
栾元重;地表移动GPS实时监测技术[J];测绘工程;2000年03期 |
19 |
寇新建,宋计棉;数字化摄影测量及其工程应用[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2001年01期 |
20 |
梁怀标;马春秋;;浅谈GPS RTK配合测深仪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