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槐优良无性系抗旱生理与光合特性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刺槐优良无性系抗旱性与光合速率的测定与分析,对各个无性系的抗旱性进行了比较与评价,其中,无性系8048和3-I抗旱性较强,X7、X9和X5抗旱性较差。并从所测试刺槐无性系的光合速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揭示了各个无性系抗旱性差异的原因,为刺槐无性系抗旱性及生理特性评价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
|
|
|
1 |
王斌瑞
,高志义
,刘荩忱
,王彦辉;山西吉县黄土残塬沟壑区剌槐数量化立地指数表的编制及其在造林地立地条件类型划分中的应用[J];北京林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
2 |
于同泉,柴丽娜,刘宗萍;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可溶性蛋白质的表现与小麦抗旱蛋白之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
3 |
黄振英,董学军,蒋高明,袁文平;沙柳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日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2年04期 |
4 |
张希彪,郭小强,周天林,上官周平;子午岭种子植物区系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4年02期 |
5 |
魏良民;;几种旱生植物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变化的研究[J];干旱区研究;1991年04期 |
6 |
王健,刘作新;油松刺槐混交林土壤生物学特性研究[J];干旱区研究;2004年04期 |
7 |
王建伟,陈功,干友民;野生狗牙根与假俭草电导率测定[J];四川草原;2005年05期 |
8 |
费本华;气候变化与树木年轮结构关系研究进展[J];世界林业研究;1998年06期 |
9 |
茹桃勤,李吉跃,孔令省,朱延林;刺槐耗水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02期 |
10 |
王忠林,薛智德;黄土高原刺槐林生长适宜生态区划[J];水土保持研究;1994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