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乔木生物量空间分布格局
【摘要】:应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和相对生长法,对燕山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乔木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各器官中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枝条根系叶片树皮,12年生和34年生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分别为35.16~37.95%和51.12~53.40%;立地条件越好,林龄越大,生物量越大,林分越稳定,变异系数较小;本研究还得出,树冠上部叶片生物量较小,但由于BNR较小,BNI和FC较大,与树冠下部相比其光合效率大大提高。
|
|
|
|
1 |
李兵兵;剪文灏;秦琰;张玉珍;王志彬;;华北落叶松人工幼林林分密度与生物量的关系[J];河北林果研究;2009年03期 |
2 |
刘再清,陈国海,孟永庆,李建国,刘命荣;五台山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生产力与营养元素的积累[J];林业科学研究;1995年01期 |
3 |
马钦彦,刘盛,刘志刚,张洁;华北落叶松单木管道模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
4 |
张淑改,许茂红;华北落叶松铜、钼含量及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8年01期 |
5 |
韩有志,李玉娥,梁胜发,李怀云;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木生物量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6 |
宋强;;油松、华北落叶松的大面积造林[J];宁夏农林科技;1987年05期 |
7 |
李文治;华北落叶松自然类型的调查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1988年02期 |
8 |
;华北落叶松的新变种[J];甘肃林业科技;1989年01期 |
9 |
杜平,崔同祥,许哲如;华北落叶松杂交育种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1999年01期 |
10 |
;华北落叶松全光育苗[J];林业实用技术;1976年09期 |
11 |
;建立华北落叶松种子园的初步体会[J];内蒙古林业科技;1977年03期 |
12 |
曹瑞廷;;落叶松嫩枝扦插育苗[J];生命世界;1987年03期 |
13 |
张淑改,姚延檮 ,齐力旺,薛俊杰;华北落叶松生物量及铜钼营养元素分布的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99年04期 |
14 |
张淑改,姚延檮,薛俊杰,张芸香,韩旭平;华北落叶松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15 |
;华北落叶松人工幼林生长观察[J];山西林业科技;1975年03期 |
16 |
叶国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华北落叶松扦插繁殖上的应用[J];林业科技;1990年02期 |
17 |
赵志文;;扎根山区 献身绿化[J];内蒙古林业;1990年06期 |
18 |
朱兴武;石青梅;李永良;周国荣;李启寿;;青海大通宝库林区乔灌木生物量的初步研究[J];青海农林科技;1993年01期 |
19 |
马玉林,饶九欢,郝福丁,周学仁,任晓顺;吕梁山南段华北落叶松的引种[J];山西林业科技;1994年04期 |
20 |
杜平,高运茹,曹运强,张恩生,袁德水;生根粉在华北落叶松造林中的应用技术研究[J];河北林业科技;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