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摘要】: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储集层主要由灰质粉晶—细晶白云岩和粉晶—细晶白云岩构成,储集空间以晶间孔、晶间溶孔和针状溶孔为主,所占比例大于85%。地质、地球化学综合分析表明,鹰山组白云岩储巢层受多种因素控制。去白云石化形成大量晶间孔并为后期溶蚀流体提供了运移通道。表生岩溶过程中形成大量晶间溶孔,并使白云岩的~(87)Sr/~(86)Sr值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同时其Fe、Mn含量下降、阴极发光变弱,并使局部发生去白云石化,在测井曲线上表现为"三高二低"。沥青充注作用表现为缝合线中充填沥青,同时部分样品晶间孔中也有荧光显示。埋藏溶蚀作用的非选择性强,形成大量针状溶孔,其产状与岩石组构无明显相关关系,部分针状溶孔被方解石充填。
|
|
|
|
1 |
李凌;谭秀成;陈景山;赵永刚;何碧竹;;塔中北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白云岩特征及成因[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
2 |
周刚;郑荣才;罗平;刘伟;宋金民;;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中奥陶统鹰山组生物礁沉积特征[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4期 |
3 |
郭书元;钱一雄;陈强路;尤东华;;塔里木盆地巴楚达板塔格鹰山组上部的风暴岩分析[J];中国西部油气地质;2007年01期 |
4 |
刘伟;张兴阳;顾家裕;;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西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环境研究[J];沉积学报;2009年03期 |
5 |
李让彬;樊太亮;高志前;胡晓兰;;塔里木盆地卡塔克隆起卡1三维区块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与影响因素[J];中国地质;2011年04期 |
6 |
吕修祥;张艳萍;焦伟伟;于红枫;白忠凯;刘丹丹;赵越;;断裂活动对塔中地区鹰山组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影响[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
7 |
董瑞霞;韩剑发;张艳萍;于红枫;焦伟伟;吉云刚;于文霞;;塔中北坡鹰山组碳酸盐岩缝洞体量化描述技术及应用[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3期 |
8 |
胡晓兰;樊太亮;于炳松;高志前;王建平;李让彬;;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台内滩储层地层特征对比研究:以石灰窑和大湾沟剖面为例[J];地学前缘;2011年03期 |
9 |
康玉柱;地质力学在塔里木盆地找油工作中的应用——纪念李四光教授诞生100周年[J];新疆地质;1990年01期 |
10 |
康玉柱;试论塔里木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找油方向[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
11 |
杨斌,刘勇;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生油岩评价和勘探方向[J];新疆石油地质;1992年04期 |
12 |
汤良杰;;塔里木盆地多层次滑脱构造与含油气远景探讨[J];地质学报;1992年02期 |
13 |
谢德宜;;关于塔里木盆地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方向的探讨[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3年04期 |
14 |
周兴熙;;塔里木盆地凝析气的相态成因[J];天然气工业;1996年02期 |
15 |
张茂盛;胡晓静;;微量元素在地质沉积环境中的应用[J];光谱仪器与分析;2001年04期 |
16 |
张小兵,赵锡奎;塔里木盆地塔中构造演化与志留系油气关系[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4年02期 |
17 |
谭泽金,黄智斌,杨芝林,杜品德,张现军,赵治信;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奥陶系赛力克达坂组的划分和对比[J];地层学杂志;2005年03期 |
18 |
秦胜飞,李先奇,肖中尧,李梅,张秋茶;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及成因与分布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年04期 |
19 |
杨辉廷,邢玉忠,周拥军;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定量评价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5年03期 |
20 |
蒋涛,程同锦;吸附丝法在塔里木盆地某区的应用[J];物探与化探;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