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桂彬邹丛青杨超  
【摘要】:简述了近十多年在气动伺服弹性分析与综合技术的研究内容及成果,文中主要在建模方法、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鲁棒稳定性及颤振主动抑制方面作了概要介绍。在每项介绍中均有数学计算的算例,以供比较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了可选择的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奇凯;曾惠华;柏楠;;考虑刚体/弹性耦合的飞机动稳定性研究[J];飞行力学;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桂彬;邹丛青;杨超;;气动伺服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吴志刚;杨超;;主动气动弹性机翼颤振主动抑制控制律设计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3 吴志刚;杨超;;μ方法在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朱斯岩;陈桂彬;;气动伺服弹性建模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5 陈伟民;管德;李敏;诸德超;;采用分布式压电驱动器升力面的颤振主动抑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陈刚;徐敏;陈士橹;;非定常气动力低阶模型及其在气动伺服弹性建模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庞连俊;张辉;章俊杰;;某型导弹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研究[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杨挺健;田福礼;;电传飞机ASE稳定性试飞技术[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曾惠华;庞连俊;张辉;;飞机结构模态不利耦合的排除[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章俊杰;常正;;气动伺服弹性横侧向风洞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史晓鸣;基于当地流活塞理论的全机组合体颤振及气动伺服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于明礼;基于超声电机作动器的二维翼段颤振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3 李洪超;多回路气动伺服弹性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杨琼梁;超声速飞行器烧蚀与结构热耦合计算及气动伺服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司益坡;柔性机翼颤振主动抑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杨仕福;颤振主动抑制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3 谷迎松;基于非定常涡的结构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王琪;弦向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分析与控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5 李勇;基于Volterra级数的非定常气动力和气动弹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周文博;基于结构动力学方法的气动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0年
7 赵秀芳;超声速流中二维壁板的非线性热颤振分析[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莉芳;创新设计理念催生新型“飞豹”——唐长红[N];中国航空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赵昂 本报通讯员 王莉芳;为了国产新型战机翱翔蓝天[N];工人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