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气动伺服弹性建模方法研究

朱斯岩  陈桂彬  
【摘要】:简述气动伺服弹性建模方法,重点研究非定常气动力的有理函数近似方法和拟合状态空间法,并结合实例对几种方法进行了具体应用计算和对比分析,获得了一些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桂彬,邹丛青;气动伺服弹性技术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J];航空学报;1996年S1期
2 陈皓生;陈大融;徐军;李疆;;基于神经网络预测的微型直升机偏航控制模型[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2年01期
3 洪丽娜;闫京海;张杨;冯大伟;;基于飞机突防作战背景的复杂电磁环境研究与建模[J];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02期
4 龚斌;李晟;李强;;卫星钟差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建模及异常值探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年12期
5 吴志刚,杨超;气动伺服弹性系统不确定性建模与鲁棒稳定性[J];航空学报;2003年04期
6 宋晨;杨超;吴志刚;;3种气动弹性状态空间建模方法的对比[J];航空学报;2007年S1期
7 陈国灿;肖祖荣;;薄壁结构失稳屈曲荷载预测的GPM方法研究[J];莆田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胡凌云;刘霞;陈月根;;面向任务的卫星总体构型分析方法研究[J];宇航学报;2008年03期
9 王书舟;伞冶;张允昌;;基于支持向量机改进SMO算法的直升机旋翼自转着陆过程建模[J];航空学报;2009年01期
10 程思微;张辉;沈林成;吴冰;;基于状态-动作模型的中继卫星操作规划问题建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年05期
11 赵辉;牛军;姜云峰;于达仁;;基于平衡流形模型的航空发动机线性建模方法[J];推进技术;2011年03期
12 王小艳;李海滨;李山;;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在叶片制造流程重组中的应用[J];航空制造技术;2007年06期
13 龚春林;谷良贤;;高超声速飞行器多学科优化建模方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8年09期
14 陈克伟;安蓓;王炎娟;张辉;;基于PDDL的成像卫星任务规划建模[J];兵工自动化;2008年12期
15 童万军;唐世建;;基于流量法的齿轮传动涡扇发动机动态建模[J];航空动力学报;2011年06期
16 杨超,陈桂彬,邹丛青;主动气动弹性机翼技术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7 陈刚,徐敏,陈士橹;非定常气动力状态空间模型及其在气动伺服弹性建模中的应用[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18 陈文俊;国外飞行器气动伺服弹性研究概况[J];飞航导弹;2000年07期
19 高萍,管德;翼面结构/颤振主动控制律一体化设计[J];航空学报;1995年05期
20 章俊杰,陈桂彬;有控飞机地面试验数据在伺服弹性分析中的应用[J];飞行力学;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斯岩;陈桂彬;;气动伺服弹性建模方法研究[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吴志刚;杨超;;μ方法在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陈桂彬;邹丛青;杨超;;气动伺服弹性技术的应用研究[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崔涛;于达仁;鲍文;;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模式转换的突变、滞后、分岔及建模方法[A];第二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日程及摘要集[C];2009年
5 陈克伟;安蓓;;基于PDDL的成像卫星操作规划建模方法[A];2009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杨挺健;田福礼;;电传飞机ASE稳定性试飞技术[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曾惠华;庞连俊;张辉;;飞机结构模态不利耦合的排除[A];第十一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章俊杰;常正;;气动伺服弹性横侧向风洞试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9 张红波;谭申刚;罗务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气动伺服弹性稳定性分析工程应用[A];第十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常正;章俊杰;庞连俊;;影响气动伺服弹性(ASE)稳定裕度的几个因素[A];第八届全国空气弹性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晓鸣;基于当地流活塞理论的全机组合体颤振及气动伺服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洪超;多回路气动伺服弹性系统鲁棒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杨琼梁;超声速飞行器烧蚀与结构热耦合计算及气动伺服弹性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连军;航天器功能行为虚拟原型建模方法及实现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5 吴限德;快速响应空间小卫星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6 宋其江;基于有向图模型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及其在航天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吴限德;快速响应小卫星测试理论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王凯;面向飞机总体布置的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杨国荣;PDM技术工程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0年
10 彭勇;载人飞船回收系统若干动力学问题的研究与应用[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迎松;基于非定常涡的结构非线性气动伺服弹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小艳;基于Petri网的建模方法在叶片业务流程重组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周卓丹;国际航空货运流程分析与优化[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4 陈克伟;基于PDDL的成像卫星操作规划问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苏成林;一种针对歼击机仿真动力学模型的建模方法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6 王昆;飞行器结构统计能量建模方法及声振响应分析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海酉;飞行器非定常气动力数学模型的对比分析[D];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2009年
8 吴志中;航空液压系统压力模块动态特性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9 李勇;基于Volterra级数的非定常气动力和气动弹性分析[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10 姚雯;不确定性MDO理论及其在卫星总体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