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陆沙尘暴事件大气微粒水溶性离子组成研究
【摘要】:每年3~5月份之春季为大陆沙尘暴发生频率最高之季节。大陆沙尘可东移到日本、韩国及数万公里外的加拿大及美国西岸,在适当的天气条件下,往南可影响到台湾地区,影响范围相当辽阔。其影响时间,短则仅数小时, 长则达3-5天,主要造成大气中悬浮粒子增加,甚至空气品质达不良等级。本研究为了解沙尘暴事件大气悬浮微粒在不同粒径(PMO.1、PM1、PM2.5、PM10及 TSP)之分布,在高屏地区大寮测站进行研究,于2005年11月29日至12 月2日观测大陆沙尘暴事件,以 MOUDI、Nano-MOUDI 收集大气中悬浮微粒,进行微粒重量及水溶性离子之分析。并比较不同污染状态下,同一地区于非沙尘暴污染事件及非污染事件采样分析结果,探讨在沙尘暴事件和非沙尘暴事件中各粒径重量浓度的变化和各离子成分组成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探样期间,大寮测站之 PM10浓度由沙尘暴发生前之131μgm-3,沙尘暴影响期间(11月29日至12月1日)皆高于180μg m-3(最高高达236μg m-3),沙尘暴事件后浓度降至120μg m-3。大陆沙尘暴事件经由长程传输,对台湾地区空气品质之影响显而易见,由于影响时间短且粒状物渡度急遽增加,可能造成民众健康及生态影响之问题,进一步的议题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