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王国平周固民瞿美臻王允实于作龙  
【摘要】:碳纳米管具有很好的一维结构,在电极中容易形成导电网络,同时由于其导电性好、管径小,用它取代石墨、乙炔黑和碳纤维作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的导电剂,3-5wt%的添加量就能实现电子在电极中的顺利迁移,降低了导电剂及其粘结剂在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中的用量,提高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充放电倍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立娟;卢星河;;动力型锂离子电池导电剂的研究及展望[J];现代化工;2009年09期
2 侯文秀;肖晶晶;;锂离子电池的低温性能改善[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04期
3 冯红彬;温珍海;李景虹;;碳纳米管的水热-182模板合成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年03期
4 李星;瞿美臻;于作龙;;含碳纳米管导电剂改善Li_4Ti_5O_(12)电极电化学性能[J];功能材料;2009年11期
5 陆晓刚;杨赛;单毅敏;;导电剂对锂离子电池低温性能的影响[J];电池工业;2010年05期
6 ;可印可塑“纸电池”问世[J];纳米科技;2009年06期
7 张万红;方亮;岳敏;于作龙;;碳纳米管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J];电池;2006年01期
8 张庆堂;瞿美臻;彭珂;冯苏宁;于作龙;;含碳纳米管导电剂改善LiCoO_2电极电化学性能[J];功能材料;2008年01期
9 张庆堂;瞿美臻;冯苏宁;于作龙;;锂离子电池用复合导电剂浆料制备与性能[J];合成化学;2007年S1期
10 尤金跨,杨勇,舒东,吴升晖,张英春,林祖赓;锂离子电池纳米电极材料研究[J];电化学;1998年01期
11 张庆堂;瞿美臻;牛洪;于作龙;;纳米炭复合物导电剂改进LiCoO_2阴极的电化学性能(英文)[J];新型炭材料;2007年04期
12 李新禄;杜坤;张育新;黄佳木;;MWCNT用作LiNi_(1/3)Co_(1/3)Mn_(1/3)O_2的导电剂[J];电池;2010年03期
13 靳尉仁;卢世刚;庞静;;导电剂形貌对锂离子电池倍率性能的影响[J];电源技术;2011年05期
14 邓凌峰;陈洪;;纳米碳纤维导电剂改善锂离子电池性能的研究[J];电池工业;2009年02期
15 冯传启;马军;李丽;李华;;NiO/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J];电源技术;2009年06期
16 吕霄;王天民;罗绍华;惠乐;张中太;唐子龙;张俊英;;LiFePO_4/CNT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S2期
17 谢晓华;张建;李佳;刘浩涵;夏保佳;;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1期
18 张忠模;;纸质锂电池研发成功[J];功能材料信息;2010年Z1期
19 靳尉仁;卢世刚;庞静;;导电剂分布状态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J];电池;2010年06期
20 吴江滨;;燃烧的热力波电池[J];物理通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工厂;瞿美臻;于作龙;周固民;;碳纳米管复合导电剂的应用研究[A];第二届中国储能与动力电池及其关键材料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国平;周固民;瞿美臻;王允实;于作龙;;碳纳米管用作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导电剂[A];2004年中国纳米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世胜;喻万景;侯鹏翔;刘畅;成会明;罗艳红;孟庆波;吕伟;吴思达;杨全红;;碳纳米管垂直阵列/石墨烯纸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江奇;瞿美臻;陈召勇;于作龙;户晓英;;一种新型的电化学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碳纳米管[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孟凡生;张晓星;王震;张锦斌;;羟基化碳纳米管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的气敏仿真[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陆国飞;包建春;;一种简便的制备碳纳米管装填Fe纳米丝的方法[A];2005年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谢晓华;张建;李佳;刘浩涵;夏保佳;;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的研究[A];第二十八届全国化学与物理电源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黄春晖;严明;;碳纳米管电导测量技术分析[A];2004全国测控、计量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喻万景;侯鹏翔;张莉莉;;碳纳米管填充氧化铁纳米颗粒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张鲁辉;贾怡;王珊珊;李祯;季春燕;韦进全;朱宏伟;王昆林;吴德海;师恩政;方英;曹安源;;硒化镉纳米带与碳纳米管/石墨烯的肖特基太阳能电池[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艳玲;共轭碳材料与锂的相互作用及氢吸附的从头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邓梅根;电化学电容器电极材料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3 梁逵;碳纳米管及氧化镍超级离子电容器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4 梁永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抗CO电催化剂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6年
5 常涛;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碳纳米管气敏检测与动态隧道模糊诊断[D];重庆大学;2010年
6 陈涛;基于取向碳纳米管纤维的新型太阳能电池[D];复旦大学;2012年
7 高博;苯磺酸功能化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电容特性[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魏英进;锂离子电池锰基正极材料的合成与表征[D];吉林大学;2004年
9 罗文斌;Al、Mg和Mn-Mg掺杂对LiCoO_2和LiNi_(1/3)Mn_(1/3)Co_(1/3)O_2结构、电化学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10 谭志红;SF_6局部放电分解特性及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检测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路;碳纳米管复合纤维超级电容器和太阳能电池[D];天津大学;2010年
2 马若彪;CNT/SnO_2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胡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碳纳米管载铂基电催化剂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陈伟;锂硫电池碳纳米管反应器[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5 杨承昭;锂离子电池氧化锡/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1年
6 黄振华;Ni-B合金镀层对碳材料的催化石墨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7 孙华军;碳纳米管在锂离子动力电池导电剂方面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8 马艳红;太阳能电池聚合物材料及DNA大分子的分子模拟[D];吉林大学;2011年
9 黄行康;纳米添加剂的制备及其在MH/Ni电池中的应用[D];浙江工业大学;2003年
10 陈巧玲;基于碳纳米管和碳原子线的超级电容器[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海基;日开发出新型锂离子电池[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2 记者 王小龙;“豆荚”复合材料可延长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N];科技日报;2011年
3 江苏 严拥军;锂离子电池充电器的仿制与改进[N];电子报;2004年
4 河北 王春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维护[N];电子报;2004年
5 记者 张晓 通讯员 冯至亚;贝特瑞参与制订行业国家标准[N];深圳特区报;2008年
6 唐华淼 摘译;锂离子电池充电电路[N];电子报;2009年
7 广州 江泓;自制手机锂离子电池充电器[N];电子报;2002年
8 白马非;解决新能源车瓶颈锂电池亟需制定标准[N];消费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陈春园 涂超华;我国锂电产业亟待抢占动力电池制高点[N];经济参考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李林岩 何威;开启新能源之门[N];吉林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