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层对耀斑响应的GPS观测
【摘要】:利用1997~1999年GOES卫星的耀斑观测资料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system)网的观测资料,本文对不同级别耀斑爆发期间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Total ElectronContent)随时间的变化特点、TEC增幅及其与X射线最大辐射通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利用缓变型耀斑爆发期间的GPS观测数据,本文还分析了电离层对此类耀斑的响应特点。
|
|
|
|
1 |
陈鹏;姚宜斌;吴寒;;利用时间序列分析预报电离层TEC[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年03期 |
2 |
聂兆生;祝芙英;付宁波;;Kalman滤波在地震电离层TEC异常探测中的应用[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03期 |
3 |
闻德保;周义炎;;基于GPS的中国区域电离层层析反演结果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0年03期 |
4 |
张东和;李强;覃健生;谢世标;赵迎新;叶锦凤;莫晓华;肖佐;;日照边缘区域电离层对耀斑的响应特点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6年05期 |
5 |
刘旭春;张正禄;杨军;;利用GPS监测两起太阳耀斑事件的结果分析[J];测绘科学;2007年05期 |
6 |
马淑英,李钧,梁百先;武昌电离层峰以上和峰以下电子含量之间的联系[J];地球物理学报;1983年03期 |
7 |
白伟华;孙越强;朱光武;杜起飞;陶鹏;王晶;;星星间无线电掩星探测火星电离层的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9年10期 |
8 |
金双根,J.Wang,章红平,朱文耀;GPS实时监测和预报电离层电子含量[J];天文学报;2004年02期 |
9 |
赵莹;张小红;;COSMIC掩星观测数据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廓线[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0年06期 |
10 |
陈艳红,万卫星,刘立波,毛田;利用电离层参量推断电子浓度剖面的一种简单方法[J];空间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
11 |
肖宏波;史小红;王晓颖;;电离层层析成像的一种改进算法[J];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12 |
刘先冬;宋力杰;杨晓晖;杨光夏;;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电离层TEC短期预报[J];海洋测绘;2010年05期 |
13 |
黄天锡;电离层电子总量水平梯度和相关系数[J];地球物理学报;1983年04期 |
14 |
管玉平
,李彬;遏制温室效应的设想[J];大自然探索;1992年01期 |
15 |
邹伟;侯德亭;王芊;牛忠霞;周东方;;高功率微波在电离层中传播的折射率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6年10期 |
16 |
李钧;;相关分析法在研究电离层不均匀結构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报;1962年02期 |
17 |
王水;哨声和甚低频发射[J];自然杂志;1979年06期 |
18 |
蒋和荣,宋利;确定总电子含量积分常数的一种方法[J];空间科学学报;1981年02期 |
19 |
李钧,李利斌,吴振华,胡耀文,梁百先,马淑英;武昌电离层F_2区峰值上、下部电子含量观测结果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学A辑;1984年02期 |
20 |
刘瑞源,刘克峰,周宇知;用全球等效太阳黑子数IG_(12)进行电离层长期预报[J];空间科学学报;1985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