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韩利华,王全平,李靖,刘建,李晓娟;卵巢切除大鼠皮质骨骨密度与生物力学特性分析(英文)[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18期 |
2 |
夏赣民,陈金龙,计欣华;数字标记点相关法在脊柱生物力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5年05期 |
3 |
郑诚功;;骨科生物力学的发展现况[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2期 |
4 |
袁峰;杨惠林;张志明;王以进;郭开今;龚维成;施伟;;枢椎交叉椎板螺钉新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生物力学比较[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
5 |
黄文华;崔筱平;;人体损伤撞击设备的研制及脊柱撞击伤模型的制备[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6年05期 |
6 |
胡勇;谢辉;杨述华;;人工寰齿关节研究进展[J];中国骨伤;2007年05期 |
7 |
邓国勇;田联房;陈艺;白波;;基于关节机器人的人体脊柱生物力学试验装置设计[J];医用生物力学;2008年06期 |
8 |
刘杨;牛文鑫;陈正龙;;健康人体正常站立位完整股骨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52期 |
9 |
李叔强;李冬松;齐欣;姜涛;刘建国;;个体化股骨假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及模拟力学实验(英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52期 |
10 |
王辉;;人工颈椎间盘置换的生物力学系统评价[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6期 |
11 |
王东来,唐天驷,黄士中,杨惠林,朱青安,欧阳钧;五种颈椎内固定方法的稳定性生物力学评价[J];中华外科杂志;1999年05期 |
12 |
赵京涛
,樊粤光;有限元方法在临床骨科生物力学研究中的应用[J];中医正骨;2002年04期 |
13 |
苏佳灿,张春才,许硕贵,王家林,禹宝庆,纪方,薛召军,吴建国,丁祖泉;压敏胶片法在记忆生物力学实验中的新应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4期 |
14 |
苏佳灿,张春才,陈维华,陈学强,王保华,吴建国,丁祖泉;骨盆及髋臼三维有限元模型单元选择及构建生物力学意义[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26期 |
15 |
张兵兵,潘君,王远亮,唐丽灵,覃素华;流体剪切力在骨生长、重建中的重要作用[J];医用生物力学;2005年02期 |
16 |
杨建坤;金德闻;王人成;张济川;季林红;方新;周大伟;;主元分析在研究滑倒时肌电信号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
17 |
郑健生;柳大烈;单磊;杜本军;刘玉生;;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咬肌再附着界面生物力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9期 |
18 |
滕红林;肖建如;倪向明;王健;魏海峰;贾连顺;徐华梓;池永龙;;脊柱颈胸段全脊椎切除术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J];中国骨伤;2006年05期 |
19 |
郭卫春;彭昊;陶海鹰;明江华;;强化膨胀式椎弓根螺钉翻修作用的生物力学评价[J];临床外科杂志;2006年08期 |
20 |
沈忆新;王成;董启榕;周晓中;;胫骨新型动力型Hoffmann外固定器的研制与应用[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年0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