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冲带地壳岩石部分熔融条件及矿物成因分析
【摘要】:正目前,对俯冲带地壳岩石的深熔过程研究主要包括天然混合岩分析、实验岩石学和相平衡计算等方法。地壳岩石发生不一致熔融时大多伴随转熔矿物的产生,不同的转熔矿物都代表了岩石曾经经历的不同温度、压力和流体条件,是我们追溯高温高压变质岩石经历深熔作用的有效依据。在地壳长英质岩石部分熔融过程中,主要发生脱水熔融的矿物有白云母和黑云母,前者发生脱水熔融的温度相对较低,650~750℃,形成的转熔矿物为钾长石、矽线石
|
|
|
|
1 |
张洪鸣;;地球的年龄[J];阅读;2016年86期 |
2 |
刘若新;;大陆地壳岩石断面研究的进展[J];地震地质译丛;1988年03期 |
3 |
林强,葛文春,马瑞,孙德有,吴福元,尹成孝;地壳岩石的失水熔融实验[J];长春科技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
4 |
李化启;梁一鸿;马瑞;许志琴;;含熔体差应力状态下中下地壳岩石的变形结构与物质迁移[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年02期 |
5 |
利里;安镇文;;宽频带钻孔记录、临界态的地壳岩石和可靠地震预测的难以置信性[J];国际地震动态;1997年12期 |
6 |
秦四清;泮晓华;;地壳岩石剪切失稳的应力与应变准则[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
7 |
马麦宁,白武明,伍向阳;10.6~1.5GPa、室温~1200℃条件下青藏高原地壳岩石弹性波速特征[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2年04期 |
8 |
张凌空;牛安福;;地壳岩石面应变与剪应变在钻孔法测量中的传递系数[J];国际地震动态;2017年08期 |
9 |
陶振宇,张黎明;地应力与地壳岩石强度之间关系的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0年06期 |
10 |
薛翻琴;汪洋;;中国西部地壳岩石密度及其组成[J];地质论评;2016年06期 |
11 |
马立杰,刘俊来,崔迎春;浅部地壳岩石变形过程中地质流体的化学效应——水解弱化及其微观机制[J];地学前缘;2001年04期 |
12 |
王子潮;王绳祖;;地壳岩石半脆性非均匀蠕变本构模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1990年02期 |
13 |
王子潮,王绳祖;地壳岩石半脆性非均匀蠕变破坏-失稳的判别[J];地质科学;1991年01期 |
14 |
张流,李彪,高平,王宝生;三轴实验测定的几种地壳岩石在高压下的剪切断裂参数[J];中国地震;1991年02期 |
15 |
常文志;;地壳变形能量场的数学模拟[J];试验技术与试验机;1991年04期 |
16 |
袁超;;大型水系δ~(98/95)Mo季节变化特征及控制机理[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6年01期 |
17 |
巴卡耶夫M.Kh,阿布诺基莫夫A.Kh;依据实验室高温条件下获得的岩石物理特性建立乌兹别克地震活动区域地壳岩石物理模型[J];内陆地震;1994年01期 |
18 |
GuntherKletetschka,杜秀云,王剑波;拉布拉多深层地壳岩石磁异常的成因[J];海洋地质动态;1998年05期 |
19 |
杜杨松;火成岩中下地壳岩石包体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1994年03期 |
20 |
杨建军;“上帝”造山之谜[J];百科知识;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