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蒋国豪,胡瑞忠,方维萱;镜质体反射率(R_O)推算古地温研究进展[J];地质地球化学;2001年01期 |
2 |
袁新友;塔A和塔B地区古地温与热演化史研究(摘要)[J];地质地球化学;1992年06期 |
3 |
郭洪中,李兆麟;广东凡口超大型铅锌矿床成矿温度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S2期 |
4 |
郑求根,张育民,全书进,刘喜杰;焉耆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J];矿物岩石;2003年03期 |
5 |
潘长春,周中毅,范善发,解启来;塔里木盆地热历史[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6年03期 |
6 |
邹华耀,吴智勇;镜质体反射率在重建盆地古地温中的应用──中国东部、西部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古地温特征[J];沉积学报;1998年01期 |
7 |
李善鹏,邱楠生;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AFTA)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J];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
8 |
胡凯,Ronald W.T.Wilkins;激光拉曼光谱碳质地温计——一种新的古地温测试方法[J];科学通报;1992年14期 |
9 |
任战利;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与油气关系的研究[J];石油学报;1996年01期 |
10 |
解启来,周中毅;利用干酪根热解动力学模拟实验研究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古地温[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11 |
李善鹏,邱楠生;应用镜质体反射率方法研究东营凹陷古地温[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12 |
汪缉安,邓孝,陈墨香,李雨梁,黄忠明;南海北部大陆架西段新生代热演化历史及其特点的分析[J];地质科学;1995年03期 |
13 |
陶士振,刘德良,魏大卫,杨晓勇,戴金星;叶城凹陷白垩纪至晚第三纪成岩作用与古地温研究[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8年03期 |
14 |
潘蔚,夏毓亮,欧光习,刘德长,赵云龙;黄骅坳陷中、北部古地温与热力史试验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99年00期 |
15 |
李善鹏,邱楠生;磷灰石裂变径迹方法研究沉积盆地古地温—以东营凹陷为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
16 |
汤达祯;镜质组反射率与沉积盆地古地温分析[J];地学前缘;1995年04期 |
17 |
业渝光,刁少波,邬象隆,陈锡康;沉积物中石英E'心的热力学特性及其地质应用意义[J];岩矿测试;2000年01期 |
18 |
周中毅,盛国英;塔里木盆地古地温与深部找油(气)前景[J];地球化学;1985年03期 |
19 |
史建南,姜建群;应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大民屯凹陷的古地温[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3年06期 |
20 |
赵林,贾蓉芬,秦建中,郭爱明;二连盆地侏罗系地层热演化史研究[J];地球化学;1998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