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吕传海,濮厚平,韩兵,王蒙,杨琴;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2 |
韩兵,濮厚平,王蒙,杨琴;松墨天牛卵期的预测预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
3 |
聂绍芳,林仲桂,吴伟生,谭湘生,彭珍宝,旷建军;南岳景区松树枯死情况调查及防治建议[J];森林病虫通讯;2000年06期 |
4 |
来燕学,张世渊,黄华正,吕兆田,史迎寅;松墨天牛在松树枯萎中的作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
5 |
聂绍芳,林仲桂,彭珍宝,旷建军;南岳景区松墨天牛的发生规律[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6 |
郝德君,张永慧,戴华国,王焱;松墨天牛对寄主树木的产卵选择[J];昆虫学报;2005年03期 |
7 |
孙绪艮,崔为友;松材线虫病与松墨天牛研究概况[J];山东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
8 |
孙永春;松材线虫病防治研究进展[J];江苏林业科技;1991年03期 |
9 |
张连芹,宋世涵,黄焕华,崔锡明;松墨天牛引诱剂的筛选和林间大面积应用[J];林业实用技术;1990年06期 |
10 |
来燕学;松墨天牛的飞行特性与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指导思想[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
11 |
赵锦年,张常青,戴建昌,蒋平,孙胜利,周关校;松墨天牛成虫羽化逸出及其携带松材线虫能力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9年06期 |
12 |
方明刚;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在松墨天牛测报与防治中的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2002年S1期 |
13 |
吴明,丁中文;纤维素酶抑制剂对松墨天牛消化生理的影响[J];浙江林业科技;2003年01期 |
14 |
郑永祥;刘汝明;崔相富;;清理松枯死木对松墨天牛种群密度的影响[J];中国森林病虫;2008年02期 |
15 |
王问学;松墨天牛在马尾松树干上的垂直分布[J];中国森林病虫;1986年04期 |
16 |
赵锦年,蒋平,吴沧松,孙胜利,姜礼元,林长春;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引诱作用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0年03期 |
17 |
来燕学;松墨天牛成虫体内的松材线虫分布和速检研究[J];华东昆虫学报;2004年02期 |
18 |
梁细弟,蒋平,周连山,吴沧松,唐伟强,唐陆法;灯光诱杀松墨天牛的效果及评价[J];森林病虫通讯;2000年04期 |
19 |
张永慧;郝德君;王焱;戴华国;;松墨天牛成虫交配与产卵行为的观察[J];昆虫知识;2006年01期 |
20 |
来燕学;;(拟)松材线虫耐久型四龄幼虫(L_(Ⅳ))的形态及其分化变异[J];林业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