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片断化对聚果榕隐头果内小蜂种类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榕树作为热带雨林中的一个关键种类,与其传粉小蜂组成了一对一的互惠共生体系。热带雨林的片断化抑制或阻断了传粉小蜂与寄主榕树之间的交流,也显著影响着隐头果内非传粉小蜂的种类多样性。本实验选取人为干扰和片断化程度不同的样地内聚果榕隐头果的小蜂群落为研究对象,研究热带雨林片断化对它们的影响。结果表明,聚果榕隐头果内有1种传粉榕小蜂,5种非传粉小蜂。在人为干扰少、保护较好的样地上聚果榕隐头果内传粉榕小蜂个体数量占绝对优势,非传粉小蜂种类和个体数量较低;总数的70%以上个体数均为传粉榕小蜂,种群不均匀,反而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较低。而在人类活动干扰大、片断化严重的样地中,其隐头果内传粉小蜂的个体数量急剧下降,非传粉小蜂种类的个体数量显著增多,隐头果内小蜂种群趋于均匀,小蜂群落多样性、均匀度明显偏高。由于大量非传粉小蜂消耗过多的榕果资源,对传粉小蜂造成了很大的竞争压力,减弱了“榕树-榕小蜂”共生体系的稳定性,从而影响到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因此,保护原始雨林。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恢复片断化的雨林,才能使榕树和榕小蜂这一共生体系持续稳定的存在,保证热带雨林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发展。
|
|
|
|
1 |
杨大荣,赵庭周,王瑞武,张光明,宋启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聚果榕小蜂的传粉生态学[J];动物学研究;2001年02期 |
2 |
张国钢;陆地景观片断化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J];生物学通报;2002年11期 |
3 |
徐磊,杨大荣,彭艳琼,王秋艳,张光明;西双版纳聚果榕隐头果内小蜂群落结构及种间关系[J];生态学报;2003年08期 |
4 |
陈小勇;生境片断化对植物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及植物遗传多样性保护[J];生态学报;2000年05期 |
5 |
张光明,杨大荣,徐磊,彭艳琼,卢耀;西双版纳聚果榕榕果小蜂种间联结性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3年04期 |
6 |
徐法健;陈国华;彭艳琼;谢晓波;杨大荣;;非传粉小蜂对榕-蜂共生系统的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2007年05期 |
7 |
王小明,李明,盛和林;生物多样性与其保护意义[J];大自然探索;1995年03期 |
8 |
张光明,杨大荣,王瑞武,彭艳琼,宋启示;聚果榕小蜂繁殖性雌蜂的时空分布格局[J];昆虫知识;2003年03期 |
9 |
张光明,谷海燕,宋启示,徐磊,彭艳琼,杨大荣;聚果榕榕果小蜂种群分布格局及其生境和季节差异比较[J];应用生态学报;2004年04期 |
10 |
闫明;钟章成;乔秀红;;缙云山片断常绿阔叶林小气候边缘效应的初步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1期 |
11 |
程宏毅;鲍毅新;葛宝明;郑祥;胡一中;;栖息地片断化对动物种群间基因流的影响及其测定方法[J];生态学杂志;2006年07期 |
12 |
刘任涛;毕润成;闫桂琴;;复合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
13 |
宋瑞生;于明坚;李铭红;陈卫新;姜云飞;闻小清;;片断化常绿阔叶林的土壤种子库及天然更新[J];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
14 |
韩艳英;华振玲;李春林;图立红;;林缘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价和监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
15 |
孙宝发;王瑞武;胡忠;李耀堂;;聚果榕两种非传粉小蜂产卵与果实脱落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9年04期 |
16 |
翟树伟;杨大荣;彭艳琼;;聚果榕雄花前期隐头果内小蜂瘿花分布格局的初步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8年02期 |
17 |
李铭红;宋瑞生;姜云飞;赵谷风;付海龙;郑英茂;于明坚;;片断化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多样性[J];生态学报;2008年03期 |
18 |
袁龙义;李伟;刘贵华;范国兰;厉恩华;许经伟;;微齿眼子菜(Potamogeton maackianus A.Benn.)茎段的无性繁殖特点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年04期 |
19 |
闫明,钟章成,方兴;缙云山生境片断化对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5年07期 |
20 |
唐占辉;盛连喜;马逊风;曹敏;张树义;;棕果蝠取食对两种榕树种子萌发行为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04期 |
|